時任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尼斯大學內科教授就和幾位歐洲的研究人員在雜志發表文章,稱他們對170000名維生素服用者的14次試驗綜合分析后發現,服用維生素的人比不服藥的人,患食道癌的風險要大一些。而如果把1990年至2005年10月間國際上發表的68項研究分為類,總體上看,長期服用維生素E的人死亡率會增加4%,長期服用β胡蘿卜素的人死亡率會增加7%,長期服用維生素A的人死亡率會增加16%。
2005年,發表于美國某雜志的一項研究對通過對服用高劑量維生素E來預防癌癥的9000多人進行評估,發現維生素E服用者比不服用者更容易患上心臟衰竭。2007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觀察了11000人,其中一些人服用復合維生素,另一些未服用。結果發現服用復合維生素的比不服用的死于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高出一倍。
而2013年底,某內科醫學年鑒回顧了目前所有的關于維生素補充劑的大型的雙盲實驗結果,并認為證據已經很充分。絕大多數營養補充劑不能預防疾病或者延遲死亡,沒有值得信服的醫學證據支持普通人群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或者礦物質補充劑,尤其是復合維生素。普通人群應該避免服用,因為對他們來說服用的效果弊大于利。
甚至連制藥商他們自己也稱復合維生素的主要目的僅在于幫助人們彌補通過飲食攝入的營養不足的情況,而不是為了診斷、治療、治愈或是預防任何疾病。某具有一定地位的雜志文章的標題更是直接發出質問:“維生素熱該結束了?!?/p>
因極端貧困引發的營養不良才會采用維生素補充療法
而相比之下,美國的情況就要好一些,究其原因,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丹麥等國家,在食物中已強化添加部分微量元素的“強化食品”的普及要遠好于中國。實際上,早在194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根據當時國內患腳氣病和貧血癥者較多的情況,作出在小麥粉中添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鐵質等的規定。現在美國一般的小麥粉和面包粉都添加強化劑。因此,中國的情況還和歐美有些微的不同。
但即便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使用維生素補充劑也不是一個好選擇。
由于強化食品種類少,國人的營養不均衡,特別是部分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情況是十分普遍的。但即便如此,對于這些營養不均衡的人來說,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保健品也不是佳選擇。
因為前面提到了,已經有大量研究證明,過量服用某類維生素會增加健康隱患。對于這類營養不均衡的人來說,咨詢醫生后,有針對性的補充某一類營養素和食物相較于服用維生素保健品、特別是復合維生素保健品,是更劃算且科學的選擇。(比如孕婦針對性的補充葉酸,骨質疏松患者針對性的補充維生素D等等)
在中國,確實有相當比例的人存在營養不均衡,且強化食品種類并不豐富的情況。但維生素補充劑所面臨的問題,更多時候仍然是需要補充的人負擔不起或不了解,而不需要補充的人,過量使用不僅無用甚至還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