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其他治療
包括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物理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直流電療及藥物離子導入、低頻脈沖電療、中頻電流療法、高頻電療、磁場療法、超聲療法、針灸、光療法即紅外線、紫外線、冷療。康復、職業訓練以功能鍛煉及生活方式的調整為重點,有條件的醫院,應在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功能鍛煉。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抑郁狀態,以積極的態度與疾病做斗爭,對關節炎的治療意義重大。
中醫治療關節炎
艾灸療法
取穴原則
類風濕局部施灸以阿是穴(即敏感點)為主。
操作方法
患者平坐于床上,背后倚靠被垛,患腿平直(使膝部肌肉筋腱處于放松狀態,有利于血液循環),足尖向上,全身放松。術者手持艾條,將火頭慢慢移近患者膝部,圍著膝蓋尋找敏感點。當火頭烤到某一點時,患者感到很舒適,感到熱氣迅速向深處傳導,或有其他異常感覺,此處就是佳治療點。如找不到這樣的點,就圍著膝蓋縫慢慢移動著灸。由于老年人皮膚感覺遲鈍,術者應時時用左手放在灸穴的附近,感知熱度,以免燙傷患者皮膚。
治療時間
每次治療至少在40分鐘以上。患者感到整個膝部深處充滿熱感,方到火候。如果按一般針灸書上所講,灸治時間為一二十分鐘,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火足氣到”是取效的關鍵。周楣聲先生言:“火力須要均衡,作用不能中斷。聽來不值一錢,用之足當萬貫。
其次,治療類風濕必求其本。在治療局部的同時,要重灸以下幾個部位。
一、腎俞區(腰眼)
為什么說腎俞區而不是腎俞穴?溫和灸單灸一個點似覺熱力不夠,在灸穴周圍擴大面積灸“片”,容易達到熱力深透的效果。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做強之官。灸腎俞區(腰眼)有強壯腎上腺之功效。對腎病、骨病、內分泌、免疫系統疾病等都有治療作用。是治療類風濕的必選。每次灸治應在30分鐘以上,好能灸到“兩腎如火之熱”。
二、神闋
神闋是神氣之穴,保生之根。“臍通五臟”,灸治此穴,對五臟六腑的功能有促進和調整作用。對治療內分泌系統、自身免疫系統、虛損羸弱等疾病都是必選之穴。多年來,我經過反復的體驗與對比,單就溫和灸而言,神闋穴在補虛損、壯元陽的功效方面,絕非其它任何穴位可比!每次灸至腹中熱滿,才有效果。
三、中脘區
中脘為胃經之募,脾胃主運化。此運化不僅僅指“腐熟水谷”,精微物質的輸送與敷布,還包括體內病理物質的吸收與清除。常灸此區,能使人的吸收消化功能旺盛,新陳代謝能力提高,病變組織得到迅速修復。
開始灸的一段時間內,只灸病患局部和腎俞區,每日一次;待局部癥狀明顯緩解后,這幾個部位酌情輪流施灸。長期堅持,必有效果。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關節炎的一些相關信息的詳細介紹,大家看完之后對于關節炎應該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了吧?關節炎發作的時候,不僅僅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還會讓患者受到疼痛的折磨,苦不堪言。因此建議大家好在平時做好關節炎的預防工作,遠離關節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