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經充分休息,疲勞感仍不能消除,嚴重者好像四肢與身體分離似的。其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礙,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使肝臟制造和儲存糖原減少。
另外缺乏維生素、電解質紊亂及肝細胞破壞引起血中膽堿酯酶減少,影響神經、肌肉正常功能,從而出現說不出的全身乏力。
引發肝炎的病因
1、悲觀煩躁
有些肝炎病人擔心病情遷延不愈,害怕會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或苦惱于人們對他們的回避或歧視,因而長期情緒憂郁、脾氣急躁,這不僅會使病情加重,甚至會造成治療失敗。
2、勞累
肝臟是人體制造和貯備能量的主要場所,有“火力發電站”之稱。發生肝炎后,肝臟產能和貯能的能力顯著下降,如果此時機體仍因劇烈運動或勞動消耗過多的能量,勢必加重肝臟負擔,不利病情好轉,甚至導致病情惡化。
3、飲酒
酒精對肝臟有明顯的毒性作用,而且對肝臟損害的程度與其酒精含量高低成正比。原先沒有肝病的人,長期飲酒也會招致肝病,甚者發生“酒精性肝硬化”。
4、用損肝藥物
四環素、紅霉素、雷米封、利福平、甲基多巴、雙醋酚汀、磺胺類、麻醉藥等許多藥物會加重肝臟的損傷。通常用作退熱止痛的阿斯匹林、撲熱息痛等,對肝臟也有毒性作用。
5、生食或半生食水產品
甲型肝炎的傳播方式是典型的“糞-口傳播”。含有甲型肝炎病毒的污水在水系中隨意流動,極易感染貝類等水生生物。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生食半生食海鮮而感染甲型肝炎的病人也越來越多。
有關肝炎的謠言
謠言一:患者不能別人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上對此有著非常明確的結論——“肝炎傳染并不通過以下渠道:共用餐具,母乳喂養,擁抱,接吻,握手,咳嗽,噴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類似行為。”
肝炎患者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須刀等用品與他人分開,患有肝炎的婦女注意經期衛生,就不會把肝炎傳染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