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是我們重要的器官之一,你平時有沒有關心過你的腎呢?腎維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幫助我們把廢物排出體外,那么對于腎不好的人該如何養腎呢?養腎有哪些妙招呢?今天小編教大家10招養腎的方法,一起去學習一下吧!
很多人在疲勞的時候完全就沒有想過自己的腎也會疲勞。
據悉,腎臟病發病率高,約占正常人群的6.1%~10%,且早期可無癥狀,很多病人直到病情嚴重時才發現,此時治療已非常困難。所以必須要重視腎臟!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與腎臟有關的新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現總結近年來十大與腎臟有關的健康新發現,希望對大家養腎護腎有所幫助。
1、有些頭孢可能傷腎
據一項發表在美國《兒科學》雜志網絡版的新研究顯示,該藥可能傷害腎臟,引起兒童急性腎功能衰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03年1月到2012年6月間的住院病例,發現有31例患兒在使用頭孢曲松鈉后出現了腎功能衰竭,且這些病例都無早期腎結石和腎病的病史。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邊遜建議,頭孢曲松鈉是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臨床上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兒使用頭孢曲松鈉應嚴格按照醫囑使用,如出現突發無尿或腰痛,應立即在醫生指導下停藥。
2、吃柑橘護腎,不適于尿毒癥
一項發表在《英國藥理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常吃柑橘屬水果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由英國皇家霍洛威大學、倫敦大學和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對柑橘屬水果的健康功效進行了全面研究,發現吃橘子、柚子、橙子和檸檬等柑橘屬水果有助于阻斷腎囊腫的形成。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內科主任徐梅昌介紹說,這個結論對于正常人值得參考,但是對于尿毒癥患者不適用。橘子屬于高鉀食品,鉀離子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但是由于尿毒癥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功能降低,所以尿毒癥患者的排鉀能力也差,如食用高鉀食品,就很容易引起心動過緩,甚至導致心臟突然停搏而危及生命。
3、36歲前發胖者易患腎病
英國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齡區間人的身體質量指數等數據,發現相對于60歲至64歲才開始超重的人,26歲至36歲就開始超重的人,今后患腎病的風險比常人增加一倍。
徐梅昌介紹說,肥胖容易引起高脂血癥,導致腎臟脂肪含量增加、重量增加、體積增大,腎小管、腎小球的基底膜常有明顯的脂肪滴沉著,腎小球也會變得肥大,從而導致腎功能危害。青中年時期是容易發胖的階段,更應注意控制體重。
4、喝點紅酒對腎臟有益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中心研究發現,偶爾喝杯紅酒有助保持腎臟健康。在美國腎臟基金會會議上,研究者博士塔潘·梅塔稱,在腎臟健康者中,每天喝點紅酒(不到一杯)的人,與不喝紅酒者相比,得慢性腎病的風險要低37%;在慢性腎病患者中,每天喝點紅酒(不到一杯)者,與不喝者相比,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低29%。梅塔分析,適量飲酒能降低尿蛋白水平,而尿蛋白水平較高可能會影響腎臟功能。至于紅酒與心臟健康的關系,則可能是由于紅酒所含的多酚有抗炎癥和抗氧化作用。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新研究結果也與此一致,需要強調的是,適度飲酒是關鍵,好每天不超過兩杯。
5、飲食不當會損傷腎功能
《美國腎臟疾病雜志》一項新研究發現,富含紅肉、加工肉食、飽和脂肪和甜食的西方飲食模式會增加腎功能減退危險。這項為期11年的新研究涉及3121名女性參試者。研究發現,參試婦女的腎臟功能總體正常,但西式飲食組參試者尿蛋白水平明顯較高,腎小球濾過率快速下降危險更大。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中醫師陳昊介紹說,西方飲食模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腎臟是血管密布的器官,因此,長期飲食西化也會殃及腎臟功能。多吃全谷食物、水果、蔬菜,堅持低脂飲食,有助于保護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