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比喻還可以引申。我們在生活中充滿失意,還不是因為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不能節節貫通。許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貫通了,但其實只是我們的想當然。
這啟示我們,如果你還想你的人生盡可能地節節貫穿,那么你就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跟著時代一起浮躁,首先慢下來,慢慢清理掉自身的雜念和妄念,進而階及豁然貫通的境界,到這時候,當我們經世致用的時候,才有助于我們出入無礙,游刃有余。
但也許當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節節貫通之后,見到的已是另一番景象,除了我們內心的寧靜與和諧,世界上再無更美好的事物。
如何練習太極拳的節節貫穿
從某種意義上講“節節貫穿”是長內勁的原理
我給大家比喻一下,好比一個起吊的吊車,內勁是用骨髓和氣血來節節貫穿收縮和伸長的,越升壓,它的強度就越大。
這個“壓”來自意和丹田加壓,意和丹田加壓,使內勁通過節節貫穿,使整個身體外面起了變化,太極拳也就是這個道理。
太極拳和推手內勁運行路線都是由意念統一,使內勁由二腳到腿到胯到腰,丹田到脊柱上至百會、這就是所謂虛領頂勁,二臂又上至指尖,所謂“一身備五弓”,我認為這就是節節貫穿原理在周身的體現。
要想做好節節貫穿,練拳必須要從松入手練習。因為有松才能節節貫穿和節節收回的。所以我們大家首先我們要做到肩,肘,手的放松。
大家在練拳時要注意自己的兩肩要有關節摘開之意,切記不可聳肩,不管你練那家太極都是如此,聳肩就僵,僵了就不靈活。
有摘開之意就是松,松中還要有下沉之意。沉也不要死沉,練拳時還要輕靈活潑。兩肘放松就是要有下墜之感,這就是兩肘的放松。
兩手的放松就比較復雜了,練拳時必須要做到舒指,吐掌,坐腕。何為舒指,吐掌,坐腕?就是要按一身背五弓速度要同時來完成的,就是所說的快慢相間。
再說下肢,先說兩腿部分,兩腿組成部分之間的大關節有兩胯,兩膝,和兩腳踝。練太極松兩胯是很關健的。
兩胯怎么去松呢
我看大家在這個問提上都很迷茫,因為各種書中也沒有定義。下面就以我多年練拳體會給大家淺談一下,有不對之處請大家海涵。
我的體會是要想松開兩胯,先要把四五腰椎松開,這個所謂腰椎松開就是有松開之意。也就是說以四五腰椎為界線,要有兩頭抻的勁,往上就是輕靈之勁,往下就是松沉之勁,有了這種勁了就是腰也自然松開了,兩胯也就松開了。
在松的同時胯的前面還要有折疊感,如功夫高的折疊感就小,功夫差的就明顯。(大家可以按照我所說的試一試,一試你就有所體會了。)松胯的目地,我看就是為了內氣往下一直通過你的兩個涌泉。
如果不通那就是個支架了,就沒有內在的東西了,特別是在太極推手中那就更不能應用了,所以我說松開兩胯是很關健的。
兩胯和腰的活動是很頻繁的,不管你是練拳,還是推手,左右轉換,前進后退等等,都在兩胯只要兩胯松開了你的內氣也就自然沉下去了。
兩膝和兩腳的松不是很復雜,兩膝自然微曲,隨曲就伸就可以,兩腳要分清虛實,在練拳時是用意識去做節節貫穿的,在推手和技擊時比如你的某一點受到外力時,這時你的兩腳的涌泉就地借大地的反彈,這就是所說的勁起與腳下,通過節節貫穿直送到受力點就行了。
比如揚拳中的摟膝拗步往前邁步
它的運動規律是先松腰,再松胯,再胯帶大腿,大腿再帶小腿,小腿再帶腳往前邁的,因為這樣的步法是能進能退的,如邁空了他可輕易地把腳收回,如腳落了地它能生根。往回收時也是腰收胯,胯收大腿,大腿再收小腿,小腿再收腳的。因為貓走路是從來沒有落空的,這就是大家所說的貓行步法。內勁也是節節貫穿發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