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健身APP,“每天1分鐘平板支撐,30天瘦出馬甲線”的標語隨處可見。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被包裝成“懶人瘦身神器”,讓無數想減肥的人躍躍欲試。平板支撐可以瘦身嗎?但真相是:平板支撐真能讓你躺著變瘦嗎?我們用科學數據揭開答案。
一、熱量消耗: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運動消耗的熱量取決于強度、時長和體重。以60公斤女性為例,標準平板支撐每分鐘約消耗3.5-4.5大卡,即使堅持10分鐘(多數人難以做到),也僅消耗約40大卡——相當于半個蘋果的熱量。對比慢跑(每半小時約300大卡)或跳繩(每15分鐘約200大卡),平板支撐的燃脂效率堪稱“龜速”。運動生理學家指出:單純靠平板支撐減肥,每天需維持1小時以上,這對普通健身者幾乎不可持續。
二、肌肉作用:塑形≠減重
平板支撐主要鍛煉核心肌群(腹直肌、腹橫肌、盆底肌等),能提升肌肉線條,讓腰腹更緊實。但肌肉增長≠體重下降——1公斤肌肉體積僅為脂肪的1/3.即使體脂率降低,體重秤可能紋絲不動。某健身平臺追蹤200名學員發現:連續8周每日平板支撐10分鐘的人群,腰圍平均減少2cm,但體重無顯著變化。它更像“塑形雕刻刀”,而非“脂肪粉碎機”。
三、代謝影響:短期“燃脂”難持久
運動后身體會進入“后燃效應”(EPOC),即持續消耗熱量。但平板支撐屬靜態無氧運動,后燃效應微弱。研究顯示,單次高強度平板支撐(力竭為止)后,代謝提升僅持續2-3小時,遠低于動態有氧運動(如HIIT可維持12-24小時)。長期堅持雖能小幅提升基礎代謝,但需配合飲食控制和多樣化運動,否則難以突破“平臺期”。
四、運動損傷風險:姿勢錯誤的代價
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暗藏風險。據《運動醫學期刊》統計,新手因姿勢不當導致的腰椎、肩頸損傷占比超40%。塌腰會讓腰椎承受3倍以上壓力,過度聳肩則可能引發斜方肌勞損。尤其對本身有椎間盤突出或腰肌勞損的人群,錯誤平板支撐可能加劇疼痛,反而因養傷中斷運動,導致體重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