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燙的水也不推薦,因為高溫度的水進入食道,易破壞食道黏膜,甚至增加食道癌風險。
因此,晨起第一杯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與體溫大體相當即可。
水量:200毫升左右,腎病患者要聽醫囑
“一杯水”的量也有講究,喝太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早餐食物的消化,喝太少起不到健康作用,一般建議喝200毫升左右。
如果身體本身就患有腎臟疾病或某些代謝性疾病,則應遵循醫生指導,以免給身體造成負擔,加重原有疾病。
時機:洗漱完后,避免口腔細菌進入消化道
晨起喝水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洗漱完后。夜間雖然長時間不進食,但是如果前一晚口腔清潔不徹底,細菌仍會分解食物殘渣造成對口腔的危害。
如果恰巧喝水前又沒有刷牙,那口腔中的細菌便會進入到消化道中,可能對健康造成一定威脅。
注意事項:喝太快增加心臟負擔,宜小口慢慢喝
喝水時,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并無好處。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
晨起第一杯水好小口慢慢喝,以喝完感覺舒暢不脹,跑、跳時,水不會在肚子里咚咚地響為宜。
正確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幾次徐徐咽下。
養胃有三寶
茯苓
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濕利水,還有抗衰老的作用。
除了常見的茯苓餅,還可以將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點上蒸熟食用。
蓮子
藥性平和,味道稍微有點甘甜,中醫認為它能補脾胃之氣,可以起到止瀉的作用,另外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蓮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芡實
又名雞頭米,性平,味道甜澀,是補脾胃好的食物之一,同時還有固津的作用它與蓮子的功效相似,只不過它的收斂作用比蓮子強。
如果脾胃虛弱拉肚子,芡實還有助止瀉。由于芡實較硬,應該長時間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