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見的一種病癥,尤其是中老年人中更是常見,但是現在頸椎病的發生人群越來越年輕化。所以預防頸椎病成了很重要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的畢榮修專家來講講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生活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疾病也是如此,對于頸椎病,預防也是有方法的。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畢榮修
男,骨科主任醫師、教授,1985年畢業于山東中醫學院,現為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骨科副主任。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委員會骨傷科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長期在臨床從事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擅長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骨折不愈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骨關節病等疾病。獲省部級獎勵兩項,主編著作六部,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
頸椎病患者為何會有項韌帶鈣化現象
項韌帶為人體頸部一條重要的韌帶,其強而有力,呈三角形,突部向下與寰椎后結節和下面六個頸椎棘突相連,以維持頭部的直立體位,防止過度屈曲。
在患頸椎病后,項韌帶也一樣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椎體失穩、頸椎生理彎度的改變可進一步加重其退變,主要表現為項韌帶鈣化現象。早期表現為纖維增生或硬化,晚期因慢性長期刺激,可使局部發生鈣化甚至骨化。
如果是韌帶鈣化不要慌,不是什么非常嚴重的事情,這對我們的頸椎還有一定的好處。
頸椎病引起肢體麻木如何治療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有上肢的疼痛、麻木、酸脹感等。對于上肢疼痛麻木感嚴重者,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的,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若癥狀不嚴重,可通過頸部牽引、戴頸托等方法治療,80%以上的患者可治愈。
生活中應注意經常活動頸部、不做頸部劇烈運動等。此外,一些神經卡壓綜合征也會造成腕部或手指麻木、活動不利,可通過頸椎核磁共振檢查、肌電圖檢查等與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鑒別診斷。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發生
1、我們要經常活動一下自己的頸椎,如果頸椎長久保持一個姿勢,這對頸椎也是有很大的傷害的。
伏案工作不宜一次持續很長時間,超過2個小時以上的持續低頭工作,則難以使頸椎椎間隙內的高壓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恢復緩解,這樣會加重加快頸椎的退變。
2、已經有頸椎病癥狀的患者,應當減少工作量,適當休息。癥狀較重、發作頻繁者,應當停止工作,絕對休息,而且,好能夠臥床休息。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發生呢?這樣在頸椎病的治療期間,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效果,促使病情早日緩解,機體早日康復。
3、頸椎病患者在工作中應該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電風扇。由于頸椎病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寒冷和潮濕容易加重頸椎病的癥狀。
應當盡量減少在氣溫過低或者寒冷潮濕的條件下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時間,以防止頸椎病癥狀的出現,或者頸椎病誘發頸肩背部酸痛的癥狀。
4、頸椎病患者應當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提取重物等等,平常應當注意保護頸部,防止其受傷。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發生呢?
上肢應該避免提取重物, 當上肢提重物時,力量可以經過懸吊上肢的肌肉傳遞到頸椎,從而使頸椎受到牽拉,增加了頸椎之間的相互壓力。頸椎病患者在參加重體力勞動后癥狀有可能會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