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棋局如人生。”這不僅是因為棋局的變化如同人生一樣復雜多變,風云突起,難以把握,而且一局棋進行的攻防、取舍、剛柔、進退、虛實、預定目標與實現目標等,幾乎都是矛盾的出現、解決、統一,在表現出棋手對棋局的判斷、棋理的運用的同時,更將棋手的情緒、意志、毅力等淋漓盡致地綜合體現出來,恰如一個人對紛繁錯綜的世界一樣。
一局棋局總是表現出優勢與劣勢。情緒自控力差的學生,往往在優勢時盲目貪功,粗心大意,得意洋洋;處于劣勢時則容易情緒急躁,垂頭喪氣。經常下棋,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急躁和優柔寡斷的不良性情,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毅力和勇氣,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素質。
學生復盤探討時,或多或少能使學生接受經驗教訓,理解勝負之因除技藝之外的意志、毅力、情緒等因素,從而逐步彌補改正之,達到“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境界。另外,依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戰勝癌魔的陳祖德、藤澤秀行,被車撞成重傷堅持參加比賽,誕生“輪椅上的名局”的趙治勛,更是培養學生堅強意志的生動教材。
陳毅元帥曾賦詩云:“棋雖小道,品德尊”。下棋,不僅僅是比棋藝比計算比判斷,而且是比毅力比禮儀的境界。思想境界低者,見小不見大,見實不見虛,雖然可能聰明,但仍易輸棋;禮儀不周者,精力易分散,計算便易失誤,依然要輸棋。幫助學生局后分析敗因勝因,既著眼于棋藝,又著眼于意志、禮儀、情緒等因素。長此以往,不僅提高純粹的水平,而且也提高了精神品位。
圍棋教學非常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讓學生在下棋過程中充分表達內心情感,展現自己的思想,主動地發展自我。棋手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高山流水”吳清源,“宇宙流”武宮正樹,“美學博士”大竹英雄,“石佛”李昌鎬,“野草勁風”徐奉洙,“重錘”劉小光……這些個性顯明的圍棋藝術大師成為了學生模仿的對象。當然,我們在肯定學生棋風的多樣性的同時,也教育學生要博采眾長,滲透到自己的風格中。
我們通過觀察、追蹤發現,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棋之后,在品行意志上發生明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待人接物上言行得體大方,具有頑強的毅力、堅強的意志,上課走神開小差的現象明顯減少,自控自律能力加強,所有這些表明,通過學棋下棋,有效的開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潛能素質。
對學生潛能素質的開發研究是素質教育的過程和目標,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的、較為前沿的課題,有待于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研究和開發。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圍棋教學與學生潛能素質的開發關系,各位家長朋友一定要了解一下喲!
學習圍棋是有許多的好處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1、開發智力。眾所周知圍棋是一項智力的運動,每一步棋需要經過計算與判斷后才可以落子。如果沒有經過思考下的“隨手棋”,那么勝負的天枰也許就會傾斜了。就是“一著走錯,滿盤皆輸”的道理。下圍棋,能有效幫助孩子養成愛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2、集中注意力。圍棋的棋盤上一直都充滿著斗智斗勇,下棋的過程中注意力不能分散和松懈。對手的每一著棋,需要經過評估和判斷后才能作出合理的應對。下圍棋對孩子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極好的提升。
3、培養創造力。下圍棋的時候如何只是平庸地跟隨對手是很難獲勝的,因此,在棋盤上經常要做到出奇出新,下出令對手感到為難的著法才能多贏得勝利,同時能贏得對手的尊敬,這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有幫助。
4、培養積極向上不放棄的精神。圍棋和別的棋類不太一樣,圍棋比賽多有勝負,少有和棋。因此,每一步棋都要朝著勝利積極前進,不可以有消極和懈怠,再好的局面要是一旦被對手逆轉,就可能會面臨失敗,所以不到后一刻就不能輕言放棄。
5、培養耐心。下一盤圍棋時間上往往需要一兩個小時,如果沒有耐心是不能很好地下完的,并且在對弈的過程中需要等待和發現各種機會的出現,這個過程對培養孩子的耐心會非常的有幫助。
6、提高計算能力和記憶力。下圍棋的過程必然離不開計算,并且要靠自己的心算來完成。長期的訓練培養后,孩子在計算方面的能力會得到明顯提高,平時學起數學來就輕松多了,圍棋中需要記憶的知識很多,特別是局后的復盤,對加強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幫助。
7、培養競爭意識。下圍棋是一種爭勝負的過程,想要獲得勝利,就需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不僅要和對手競爭,并且需要不斷地超越自我,通過經常下圍棋的過程,小孩子的競爭意識和追求勝利的渴望都會得到加強。
結語:圍棋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棋類的游戲,可以使得我們在學習或是下圍棋的時候開動我們的大腦,不管后是輸是贏都是使我們的各種能力得到鍛煉的。而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了圍棋教學與學生潛能素質的開發的關系,大家一定要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