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晶的蜂蜜都是假的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當溫度較低時,蜂蜜中的葡萄糖晶核就會相互聚合,出現結晶。結晶是蜂蜜固有的物理特性,屬于正常現象。不同品種的蜂蜜結晶性不同,有的結晶很嚴重,有的結晶則較輕微,濃度高的蜂蜜比濃度低的蜂蜜容易結晶。因此,不能以結晶與否來判斷蜂蜜的真假好壞。
3.品種不同的蜂蜜效果如何
很多人在面對“美容養顏”、“清熱解火”、“軟化血管”等功效不同的蜂蜜時,會不知如何選擇。蜂蜜只是一種食品,具有潤腸的作用,不同種類的蜂蜜營養價值區別不大。而且,蜂蜜與采蜜的食物來源營養上是不一樣的。比如,喝棗花蜜和吃鮮棗的作用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4.蜂蜜怎么喝更有營養
好是飯前1~2小時或飯后1~2小時,成人每天20克左右,兒童每天10克左右。同時,建議好用60℃以下的溫開水沖服,避免加熱過度破壞其營養成分。此外,很多人喜歡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但對于腸胃不好的人易導致腹瀉,因此,不建議空腹喝。
5.蜂蜜喝多了會變胖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兩種物質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吃多了確實會產生脂肪沉淀在體內,使身材“發福”。因此,建議喜歡吃蜂蜜的人,食用蜂蜜的同時減少飯量,尤其要少吃零食和糕點。哪些人不適合吃蜂蜜?蜂蜜雖為一種“養生食品”,但并不人人都適用。專家建議,懷孕婦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糖尿病患者、肝硬化患者及術后病人盡量不吃。
此外,蜂蜜果糖含量較高,痛風患者大量食用蜂蜜后會引起血尿酸升高幅度明顯,因此要盡量少吃。
三種人不宜喝蜂蜜
蜂蜜是人類為熟悉的蜂產品,其由蜜蜂從植物花朵中采集花蜜回巢辛勤釀造而成。其色香味質因采集的花卉、季節以及地區不同而各具特色。主要含有60多種人體所需的無機物和有機物、葡萄糖、果糖、酶值、蛋白質以及18種氨基酸。
蜂蜜甜味可口營養豐富常服臉色紅潤、解除疲勞、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內服可治療心、肝、脾、腎、肺、腸等器官疾病。外用可治療燙傷、凍傷以及滋潤皮膚。
但是,目前認為有三種人不適合喝蜂蜜。
1歲以內的嬰幼兒
蜂蜜營養豐富,是大眾飲食佳品。許多新媽媽也會在嬰幼兒的輔食中加些蜂蜜來調節口味、增加營養價值。不過專家指出,1歲以內嬰幼兒不適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釀造、運輸過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因為蜜蜂在采取花粉過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桿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肉毒桿菌芽孢適應能力很強,在100℃的高溫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嬰兒胃腸功能較弱,肝臟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個月的嬰兒,肉毒桿菌容易在腸道中繁殖并產生毒素,從而引起中毒。
中毒癥狀常發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時,癥狀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減退。雖然嬰兒發生肉毒桿菌感染的幾率很小,但醫生還是建議:在孩子滿1歲以前,不要給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專家還提醒,1歲以上的嬰幼兒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與大人相比要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