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一般輕度是沒有什么癥狀的,并且也感覺不到不適,很多女性也很好奇是怎么得了宮頸糜爛。今天就來說一下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是怎么引起的?宮頸糜爛有什么癥狀?宮頸糜爛怎么治療?下面一起看一下。
宮頸糜爛是怎么引起的
1、私處清潔過度
現在因為每個人都很注重自己的衛生情況,很多人也是一天洗一起澡,或是一天洗很多次澡。一般在洗澡的時候我們也會使用一些潔陰的產品。對自己進行護理,但是很多女性是缺乏必要的知識,如果經常使用較大濃度的消毒藥液沖洗陰道,不僅會影響陰道正常菌群的生長,使其抑制病菌的作用下降,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上皮損傷,極終出現糜爛。因此專家提醒廣大女性朋友,清潔需有度,正確選擇女性護理液才是王道。
2、不正當的性生活
患有宮頸糜爛還有一點是,性生活過早,性生活不潔,或是有多個性伴侶等等的原因,這一點是造成成年女性宮頸糜爛的重要因素。現在很多人都有著婚前性行為的情況。專家提醒,過早的性生活、頻繁地更換性伴侶,且相對隱秘而導致衛生無法保障的性生活環境,是造成宮頸糜爛主要原因。
3、多次人工流產
現在的女性因為過早出現性行為,或是孕前出現性行為,自己對自己也缺乏保護意識,會有意外懷孕時有發生。這個時候一般都會進行人工流產,由婚前性行為導致多次的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宮頸擴張術等婦科手術,都可能導致宮頸損傷或炎癥,極后引起宮頸糜爛的發生。
4、先天因素
某些女性先天患有患宮頸糜爛。究其原因,是她們在胎兒時期受母體雌激素影響,宮頸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覆蓋,宮頸表面呈現鮮紅色,并持續存在,形成先天性糜爛。先天性糜爛可因鱗狀上皮的化生而自愈,也可因感染而持續存在。
宮頸的定期檢查很有必要,不是為了預防宮頸糜爛,而是為了預防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生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有關,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宮頸鱗柱交界區持續感染時,容易發生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宮頸癌自從有了宮頸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關鍵就是提前預防和治療。目前推薦21歲以后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宮頸刮片檢查,30歲以后,可以聯合作HPV檢查,如果連續3次HPV和宮頸刮片檢查都陰性,可以間隔時間延長到3年檢查一次,65歲以后可以停止篩查。
宮頸糜爛有什么癥狀
子宮頸糜爛的分型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型也不同。一般有以下的分型方法:
1、根據其病變程度的不同,將子宮頸糜爛分為輕中重三型。
輕度:糜爛面積小于整個宮頸面積的1/3;患者一般不會有什么不適的癥狀,可能僅有白帶增多的表現,很容易被忽略。
中度:糜爛面積占到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主要的癥狀就是陰道分泌物增多,為乳白色粘液,也可為淡黃色膿性液。伴有宮頸息肉時易有血性白帶或性交后出血。
重度:糜爛面積達到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墜感。炎癥較重時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
2、根據其病變過程的不同,將子宮頸糜爛分為以下2種類型。
假性糜爛:幼女和未婚婦女由于體內較高雌激素的刺激,使宮頸管柱狀上皮外移,外觀可見宮頸呈紅色,細顆粒狀,形似糜爛,但沒有明顯炎癥。
真性糜爛:由于宮頸表面經常有較多的粘液或膿性分泌物覆蓋,這些分泌物長期刺激、浸漬宮頸外口周圍的鱗狀上皮,再加上宮頸深層組織的炎性浸潤,使覆在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失去活力而脫落,形成潰瘍,這就是真性糜爛。
3、根據宮頸糜爛的表現又可將子宮頸糜爛分為三型:
單純性宮頸糜爛:多見于炎癥初期,糜爛面被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皮比較平坦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