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仁、紅花、川芎、山梔、當歸、丹參、地榆炭、延胡、甘草各4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10、枸杞子、五味子、菟絲子、車前子、益智仁、覆盆子、烏藥、炙龜板各12克。水煎服,逐日1劑,日服2次。
11、當歸15克,益母草30克,雞蛋2個。將藥用凈水2碗煎取1碗,用紗布濾渣,雞蛋煮熟,冷卻去殼,劃弄小孔數個,用藥汁煮片刻后,飲藥汁吃雞蛋。每周吃2--3次,1個月為1療程。
中醫如何辨證治療不孕癥
中醫認為不孕癥的治療應從整體出發,在辨證的基礎上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采取“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治療措施。女性不孕的辨證要點主要基于月經病的辨證。月經病又以血癥為主,以月經的期、量、色、質、氣味等變化為辨證的特點與依據。
(1)月經期的治療原則--活血通經: 月經的來潮標志著新月經周期的開始,本期的治療重點是行氣、活血、調經。常給予調經湯。方藥組成包括:當歸、赤芍、熟地、川芎、桃仁、紅花、香附、青皮、陳皮、澤蘭、牛膝、益母草等中草藥,可以隨癥加減。
(2)月經后期的治療原則--補腎滋陰: 月經后期是指月經周期的第14日,即“增殖期”。治療以促進卵子發育為主,常用促卵泡湯,以補腎滋陰。方藥組成包括:紫河車、熟地、淮山藥、女貞子、枸杞子、仙茅、仙靈脾、首烏、川斷、菟絲子、當歸等。
(3)月經間期的治療原則--補腎通絡: 月經周期的第14天左右,即“排卵期”。在排卵前3天左右給予促排卵湯,起到補腎通絡,有促發排卵的作用。方藥組成包括:仙茅、仙靈脾、赤芍、當歸、川芎、香附、紅花、茺蔚子、澤蘭、牛膝、王不留行、路路通、桃仁等。
(4)月經前期的治療原則--溫陽補腎: 指排卵后至下次月經來潮(一般為月經周期的第16~28日)為經前期,即“分泌期”。治療原則是給予促黃體湯,補腎溫陽、益氣養血,以促進黃體發育與成熟,為胎孕或下次月經來潮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方藥組成包括:熟地、仙茅、仙靈脾、肉桂、當歸、肉蓯蓉、菟絲子、覆盆子、淮山藥、黨參、炙甘草等。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不孕癥的中醫治療法,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中醫治不孕方法
一、中醫傳統的輔助治療法
如果說,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四大問診方法,那么針灸、推拿、捏積、艾灸便是中醫的傳統輔助治療法。利用這四種手段,有針對性的對女性不孕癥患者,穴位、穴道、進行刺激,幫助臟腑功能的自我調理,這是治療女性不孕的方法之一。
二、中藥的外用法
中藥外用,是相對于草藥內服來說的。一般針對特殊女性的不孕癥,中藥會采用涂覆法、藥貼法、藥蒸法、沐浴法、中藥治療滲透儀等,外用手段,對女性不孕進行治療。
三、中藥內服法
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便是中藥內服。從有文字記載的先秦時期開始,中醫便用湯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幾千年來,隨著對自然的不斷認知,我們偉大的祖先,漸漸摸索出了,各種草藥、蟲物的藥性。因此,對于治療女性不孕,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
中醫治不孕方法四、中西醫結合法
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早在《民國醫學實錄》中便有所記載。根據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缺點,兩者結合治療,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采用。
結語:生寶寶對于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寶寶!不孕不育影響了許多家庭的幸福,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中醫治療不孕的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