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息肉是屬于子宮頸炎的一種,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有可能會導致子宮糜爛,再嚴重的話就會給女性的子宮帶來很大危害,嚴重的甚至會引起不孕,那么子宮頸息肉是怎么回事?以及應該怎么辦呢?來看看吧。
子宮頸息肉是婦科常見病慢性子宮頸炎的一種臨床表征。它是因為慢性炎癥刺激使子宮頸管粘膜組織局部增生,而由于子宮自身有排異的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樣改變,故也叫做宮頸內膜息肉。
中醫認為子宮頸息肉的發生是由于郁積的濕熱,傷及血海養分,損傷了脈絡及胞帶所致。當婦科常規檢查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時,所見的息肉外形大小不等,形狀不一,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子宮頸息肉根部多附著于宮頸外口,或在頸管內。
一般體積較小,直徑多在1厘米以下,單個或多個,色鮮紅、質軟、易出血、蒂細長。外觀如水滴形成扁圓體。另一種宮頸息肉發生于宮頸陰道部,這種息肉位置表淺,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寬,顏色淡紅,質地較韌。
子宮息肉多數良性,有極少數惡性變,惡變率為0.2~0.4%,若作宮頸息肉摘除后常常要復發。宮頸息肉多發生于40~60歲經產婦。息肉極小時患者沒有什么不適癥狀,多數是因其他疾病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方才發現。
少數息肉較大者表現為白帶增多,或者白帶中央有一絲一絲的血絲,甚至有少量的陰道出血,即血性白帶或接觸性出血,尤其在夫妻生活后及蹲著用力大便時極易出血。
子宮頸息肉(cervical polyp),一般來自子宮頸管粘膜,為頸管粘膜的堆積,并多認為炎癥是息肉的形成因素。
宮頸息肉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宮頸息肉是由于宮頸長時間受到炎癥的刺激引起的增生性改變。很多患有宮頸息肉的女性都在尋找好的治療方法。那么,宮頸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解決宮頸息肉方便、效果好的方法,一般手術選擇在月經干凈后的3-7天進行,手術主要使用血管鉗摘除,術后使用紗布壓迫止血,然后局部涂藥消炎即可。
不過手術治療只是單純摘除息肉,不能有效的解決炎癥的問題,所以息肉還是有復發的可能。
二、物理治療
就是簡單的調節心情,鍛煉身體,注意飲食,但是無法根除息肉。
三、藥物治療
藥物能夠起到內外兼治的功效,如果是由于內分泌失調導致的宮頸息肉,可以使用藥物來進行調理。藥物治療對于防止宮頸息肉的復發有很好的作用。
子宮頸息肉的中醫療法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炎癥的結果,而息肉增大,由于夫妻生活以及炎癥的反復刺激,以致發生感染或血性分泌物增多,這時子宮頸息肉為病之本,而赤帶為病之標。
故在治療中,應以手術摘除息肉為主,同時配合中藥治療。但在手術摘除息肉后,炎癥病灶并未根除,仍有復發的可能,此時應以中藥內服,外治以消除癥狀為本,這樣將會收到更好的療效。
由于子宮頸息肉是以分泌物增多,呈血性分泌物為主要表現,故在中醫學多屬于“赤帶”范疇。例如《婦科指南》說:“帶下形如紅液者,名曰赤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