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
10.耳內濕(耳禪濕)毛發粗糙,易脫落。
11.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
12.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
13.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量不高,男性生殖功能衰退。
如有以上1~2種癥狀,要引起注意了,說明體內有濕氣。
體內濕氣重怎么辦 教你6個妙招逼出體濕
1、室內保持干爽,防外濕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濕氣誘發內濕,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尤其是回南天里,應該關窗關門,把濕氣拒于外面。
其次,別穿沒有干透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的水分,吹干頭發。還要避免淋雨,別讓水分濕氣包裹著身體。好能夠買一臺烘干機,把家里的毛巾、衣服等都烘干后再穿著。
一旦天氣好轉,濕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濕氣。如果外界濕氣仍然很重,建議使用空調、抽濕機等,使得室內空氣干爽,免得濕氣滯留室內。
2、飲食調理,祛內濕
脾虛濕困是春困的基本病因,應健脾去濕,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春困的好途徑。由于春季肝氣旺、脾氣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氣不旺,四肢酸軟無力,所以要補脾。對于內濕不重的人,在飲食上,健脾祛濕,多吃鯽魚、胡蘿卜、蘋果、淮山等,能慢慢緩解。
3、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適量運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方法,特使是長期呆在空調房中的白領,通過運動流汗祛除體內多余的濕氣,對于健康十分有益。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5、注意室內通風
不通風是加重濕氣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細節也會導致周圍環境和身體里的濕氣加重,比如喜歡坐在地板上玩耍、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