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其實一般就是指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那是什么原因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呢?子宮內膜異位癥又應該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子宮內膜異位癥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其實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原因是有許多的。而以下這些原因均有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
1.種植學說
經血逆流,內膜種植。月經期,經血從宮口、陰道排出體外是順流而下,但是有小部分經血或因其他原因夾雜著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由輸卵管道流入腹腔,種植在盆腔臟器的表層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2.化生內膜
漿膜上皮,化生內膜。人體在胚胎發育時期,卵巢表面上皮、腹膜、陰道直腸膈、臍部均由體腔上皮化生而來,這些組織在性腺激素、炎癥、機械因素的刺激下能夠轉化,形成另一種組織,同樣可以化生為子宮內膜。
3.良性轉移
血液、淋巴良性轉移。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發病原因。出現在肺部、腦膜、心包、四肢及其他遠端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是通過血液循環或淋巴系統將子宮內膜碎屑轉移停留在某臟器或組織上而發病。
4.醫源性的內膜移植
該情況一般都是因為人為原因而使得子宮內膜移植到某些部位的,并且多見于剖宮產術、妊娠行刮宮術、會陰側切術以及人工流產術等過程中。
5.免疫防御功能缺陷
隨經血逆流至腹腔的子宮內膜,如同一種異物,會激活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動員出大量的免疫細胞及體液圍殲消除,假如體內免疫功能缺陷,就會發展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6.遺傳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
對于沒有女性來說,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癥肯定是要進行治療的。那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法有哪些呢?
1.藥物治療
采用藥物來對抗或抑制卵巢的周期性內分泌刺激。初是用睪丸酮類的雄性激素,因副作用較大,而且效力亦不夠強,已逐漸摒棄不用。后來則逐漸發展成為假孕療法及假絕經療法。
2.手術療法
一般認為卵巢上發生的巧克力囊腫,病變體積往往較大,或發生在其他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結節,直徑在2厘米以上者,不易用藥物控制,而需要手術治療;或者經過六個月甚至一年的藥物治療,病情仍不見好轉,也應考慮手術切除。
如果患者年輕,沒有子女,手術時一般只將內膜異位的病變切除,而將子宮和正常卵巢組織保留下來,稱為保守性手術。這種手術保留了生育的可能性,但復發機會較大。
如已有子女且患者年齡較大(大于35歲),可以在切除內膜異位病變的同時,切除子宮,但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稱為半保守手術。
此法從長遠看來,效果優于保守性手術,但不能絕對防止復發。如果患者年近絕經期,或內膜異位病變過于廣泛,難于徹底根除,則在手術時應將子宮卵巢一同切除,稱為根治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