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收縮乏力其實就是宮縮弱而無力的一種情況,并且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孕婦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什么原因引起子宮收縮乏力的呢?子宮收縮乏力又應該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
為什么孕婦會出現子宮收縮乏力的情況呢?相信很多都是不知道的。其實引起子宮收縮乏力的原因有以下這些。
1、頭盆不稱或胎位異常
胎兒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導致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
2、子宮因素
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等)、子宮壁過度膨脹(如雙胎、巨大胎兒、羊水過多等)、經產婦(multipara)子宮肌纖維變性或子宮肌瘤等,均能引起子宮收縮乏力。
3、精神因素
當孕婦出現精神過度緊張或者是大腦皮層紊亂的話,則是會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的。而且睡眠少或者是進食少的話,也是會引起子宮收縮乏力的。
4、內分泌失調
臨產后,產婦體內雌激素、催產素、前列腺素、乙酰膽堿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緩慢,子宮對乙酰膽堿的敏感性降低等,均可影響子宮肌興奮閾,致使子宮收縮乏力。
5、藥物影響
臨產后不適當地使用大劑量鎮靜劑與鎮痛劑,如氯丙嗪、度冷丁、巴比妥等,可以使子宮收縮受到抑制。
子宮收縮乏力的治療
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有許多孕婦都是會出現子宮收縮乏力的情況。那子宮收縮乏力應該怎么治療呢?
1)一般處理
消除精神緊張,多休息,鼓勵多進食。不能進食者可經靜脈補充營養,給10%葡萄糖液500~1000ml內加維生素C,2g。
伴有酸中毒時應補充5%碳酸氫鈉。低鉀血癥時應給予氯化鉀緩慢靜脈滴注。
產婦過度疲勞,可給予安定10mg緩慢靜脈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經過一段時間,可以使子宮收縮力轉強。
自然排尿有困難者,先行誘導法,無效時應予導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寬產道,且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
對初產婦宮頸開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應給予溫肥皂水灌腸,促進腸蠕動,排除糞便及積氣,刺激子宮收縮。
2)加強子宮收縮
經過一般處理,子宮收縮力仍弱,確診為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產程無明顯進展,可選用下段方法加強宮縮:
①人工破膜
宮頸擴張3cm或3cm以上、無頭盆不稱、胎頭已銜接者,可行人工破膜。破膜后,胎頭直接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加速產程進展。現有學者主張胎頭未銜接者也可行人工破膜,認為破膜后可促進胎頭下降入盆。破膜時必須檢查有無臍帶先露,破膜應在宮縮間歇期進行。破膜后術者的手指應停留在陰道內,經過1~2次宮縮待胎頭入盆后,術者再將手指取出。
②安定(valium)靜脈推注
安定能使宮頸平滑肌松弛,軟化宮頸,促進宮頸擴張。適用于宮頸擴張緩慢及宮頸水腫時。常用劑量為10mg靜脈推注,間隔2~6小時可重復應用,與催產素聯合應用效果更佳。
3)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
處理原則是調節子宮收縮,恢復子宮收縮極性。給予強鎮靜劑度冷丁100mg,使產婦充分休息,醒后多能恢復為協調性子宮收縮。
在子宮收縮恢復為協調性之前,嚴禁應用催產素。若經上述處理,不協調性宮縮未能得到糾正,或伴有胎兒窘迫征象,或伴有頭盆不稱,均應行剖宮產術。若不協調性子宮收縮已被控制,但子宮收縮仍弱時,則可采用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時加強子宮收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