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蔬菜中的鉀有助于鎮靜神經,安定情緒。不喜歡吃蔬菜者,通常無法攝取足夠的鉀,而鉀是鈉排泄的輔助因子,從而導致鈉和水分的潴留,多余的鈉是焦慮、情緒不穩定的主因。蔬菜可以有穩定情緒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有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效果,可以緩解壓力。
零食
吃點零食吧,咀嚼能調節情緒,在緊張工作的間隙,吃少許的零食,可以轉移人的思維,緩和焦慮,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分放松。
影響大腦
法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酶,一旦受到壓力就會攻擊大腦海馬區負責調節神經突觸的分子,使神經細胞間信息交流變少,進而導致煩躁,使社交能力、記憶力、理解力下降。長期生活在壓力下,會導致與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的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容量減小,從而傷害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出現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心臟變差
面對壓力,人們會本能地進入一種應激狀態,而在這種狀態下,人體除了會自動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引起血壓變化,也會造成心率變快,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從而誘發心梗、心絞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事實上,對壓力越敏感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越高。
胃腸變弱
身體進行壓力反應的第一步,就是促使血液從消化系統轉向主要肌肉群。腸胃可能會清空內部物質,使得身體做好迅速反應的準備。在壓力作用下,腹部肌肉會不自覺地持續緊縮造成腹痛。同時,壓力也會導致腹鳴、腹瀉、便秘、胃潰瘍等疾病。長期的階段性壓力和慢性壓力與許多消化系統疾病相關,比如腸易激綜合征、胃潰瘍等。
皮膚老化
粉刺等皮膚問題通常與激素失調有關,而壓力正是造成激素紊亂的重要因素。很多三四十歲的女性會在月經周期的特定時候遭受粉刺的侵擾。壓力會延長皮膚問題發生的時間,疲憊的免疫系統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修復各類損傷。長期壓力大會導致慢性粉刺,還會引起牛皮癬、麻疹等各類皮炎。
結語:壓力大的時候,不妨試試小編文中所提到的這些方法,可有效的幫助緩解壓力哦。日常喝些綠茶、吃些蔬菜以及零食等,都是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壓力的。長期處于一種很大壓力的狀態,是會影響到我們的大腦以及身體健康的,所以適當的釋放壓力是很有必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