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的治療方法
1.配戴眼鏡
在近視眼的眼前放置一適當凹透鏡,平行光束通過后被分散入眼,焦點因此后移,正落在視網膜上,可獲得清晰的遠視力。矯正近視凹透鏡片度數的選擇原則是,在獲得正常視力(1.0~1.2)或滿意的視力(即矯正不到1.0時的佳視力)的幾個凹透鏡片中選其中度數小的作為該眼的矯正度數。
關于近視的眼鏡矯正有兩種相反觀點:主張調節說的人們認為,眼鏡矯正增強了調節作用,可能對近視的發展有影響,故強調近距工作時不要戴眼鏡,而為了看遠也盡可能用低度凹透鏡作部分矯正;而主張集合說的人們則認為,集合時眼外肌對眼球的壓迫可導致近視的發生或發展,故主張近視應戴完全矯正眼鏡,而且不僅平時看遠要戴,即使在閱讀、書寫或近眼工作時也要戴鏡。
其理由是近視者戴完全矯正眼鏡能保持正常讀書距離和減少過度的集合活動,從而消除了導致近視發生和發展的原因。
要解決以上爭論,好的方法是實地調查戴鏡對近視眼發展的影響。上海市近視眼戴鏡問題協作組對中學生戴鏡與不戴鏡的近視眼者進行了為期14~25個月的比較觀察,發現戴鏡與否并不影響近視眼的發展。
戴鏡者近視進展似略快,但與不戴鏡者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從總體上看,既不能證明戴鏡能使近視眼發展變慢,也未發現戴鏡會促使近視眼加重。戴鏡的主要作用應是矯正遠視力,便利工作、學習和生活。至于戴鏡是否可能對不同類型近視眼的發展有不同影響,則還有待觀察。
正確適當度數的凹透鏡除提高視力外,可恢復調節與集合的平衡,緩解視疲勞,預防或矯正斜視或弱視,減低屈光參差,有利建立與發展雙眼同視功能,近視散光者戴鏡矯正有可能阻止屈光度加深。因此,一般肯定并建議配鏡,要求準確、合適,不可馬虎選購。凡有屈光參差、弱視、明顯散光及視疲勞癥狀者,好經常戴鏡。
眼鏡種類
(1)框架眼鏡
由于安全價廉,易配戴,使用及保存方便,加上近年在鏡片設計,材料研制和鍍膜工藝上的進展,因此仍是矯正近視眼遠視力常用的工具。但框架眼鏡對外觀有一定影響,鏡片不能隨眼球轉動,視野受到一定限制,不適于某些職業。鏡片與眼球表面有一定距離,因此矯正的光學質量略差。尤其是屈光度較高的鏡片可造成視物變小及變形,對高度近視眼的矯正視力較差,屈光參差較重者不易接受,均為其缺點。
(2)接觸鏡
目前接觸鏡用于近視眼,在國內外已較普遍。接觸鏡的優點為鏡片貼于角膜表面,可隨眼球轉動,免除了視物變形和三棱鏡效應,視物變小較輕,并避免了框架眼鏡對外觀的影響。
較適用于高度近視眼及較大的屈光參差。缺點是配戴手續較框架眼鏡繁瑣,取戴、消毒和保存都需一定練習,戴用者需有一定文化水平與衛生習慣。接觸鏡的質量監控和保證配戴水平都頗為重要,如不注意可發生角膜損傷,角膜潰瘍等并發癥。
接觸鏡的種類按其應用材料有軟性,硬性,透氧硬性等多種;按使用方法有每日取下,長期戴用及一次性等多種,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