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診斷中,舌苔如同身體的晴雨表,能夠反映出人體內部的健康狀況。舌苔發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很多人在照鏡子時,一旦發現舌苔發黃,就會心生憂慮。那么,舌苔發黃是什么原因呢?這需要從中醫和西醫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中醫視角下舌苔發黃的成因
1、熱證作祟
中醫認為,舌苔發黃主要與熱證相關。當人體外感溫熱之邪,或體內臟腑功能失調,產生內熱時,舌苔就可能發黃。根據熱證的程度和類型,又可細分為不同情況。
實熱證:外感風熱之邪,侵襲人體,入里化熱,導致肺胃實熱。患者除了舌苔發黃,還可能伴有發熱、口渴、咽喉腫痛、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等癥狀。比如,在流感高發季節,不少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現高熱、舌苔黃厚等癥狀,這便是典型的實熱證表現。
虛熱證:久病傷陰,或過度勞累、熬夜等,導致體內陰液虧虛,虛火內生。這類患者舌苔多為黃而少津,同時可能伴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等癥狀。長期熬夜加班的人群,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情況,舌苔發黃且伴有睡眠質量差、頭暈耳鳴等不適。
2、痰濕內蘊
除了熱證,痰濕內蘊也可能導致舌苔發黃。當人體脾胃功能失調,水濕運化失常,就會形成痰濕。痰濕在體內積聚,日久化熱,熏蒸于舌面,導致舌苔發黃。這類患者舌苔多為黃膩,同時可能伴有胸悶腹脹、肢體困重、咳嗽咳痰等癥狀。比如,一些飲食不規律,經常暴飲暴食,愛吃肥甘厚膩食物的人,脾胃負擔加重,容易出現痰濕內蘊的情況,舌苔表現為黃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