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中醫有其長,西醫有其短。自2013年小分子免疫技術經國家風濕免疫協會投入廣泛應用,確切的療效獲得醫學界及患者高度認可,迅速成為風濕類疾病成熟、值得信賴的療法。該技術集風濕病病因檢查、治療和康復為一體,是經過臨床驗證公認的治療風濕病的技術。
小分子免疫技術如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根據風濕免疫病“病在關節,根在免疫”的病癥病理入手,國家專利“小分子免疫技術”首先,在無菌環境下,從自體外周血中分離提取出少量正常的T淋巴細胞,在國際GMP標準細胞培養實驗室內,進行誘導激發,充分增強這些T淋巴細胞的活性,并進行細胞增殖,培養出大量高活力的T淋巴細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可快速將體內的T淋巴細胞恢復到正常值水平,從而充分調節免疫系統,有效控制了風濕免疫疾病的發病根源。
再利用小分子活性肽對關節附著點的“無菌性”炎癥的高溶性,可迅速修復已受損的骨質和關節,使患者疼痛、腫脹、變形等癥狀消失。實現標本兼治,從根本上徹底治愈風濕免疫病,防止復發。
鞏固治療效果,患者要做好后期護理工作
專家指出,用小分子免疫技術治療后,類風濕患者也要進行恰當的護理,這樣能鞏固治療效果、實現徹底治愈、保障不再復發。類風濕后期護理分以下2個時期:
1、病情活動期的護理要點:臥床休息,注意體位、姿勢。可采用短時間制動法,如石膏托、支架等,使關節休息,減輕炎癥。 進行主動或主動加被動的大耐受范圍內的伸展運動,每日1-2次,以防止關節廢用。活動前關節局部可進行熱敷或理療,緩解肌肉痙攣,增強伸展能力有晨僵癥狀的病人應在服鎮痛藥后出現疲勞或發僵前進行活動。
2、病情穩定期的護理要點:此期病人血液中類風濕因子的效價有所下降,免疫復合物測定趨于正常,關節及全身癥狀好轉。因此,應以動靜結合為原則,加強治療性鍛煉。基本動作為關節的伸展與屈曲運動,每日進行2-3次。活動前局部應行熱敷或理療。活動程度以病人能夠忍受為標準,如活動后不適感覺持續2小時以上者,應減少活動量,指導病人逐漸鍛煉生活處理能力,鼓勵病人參加日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