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人生中固有的經歷。絕大部分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都會出現牙齒松動的情況。這是由于老年人出現牙周疾病的概率較大,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牙齒出現松動,嚴重者甚至脫落。
那么人老了以后,牙齒逐漸一個一個松動,此時到底應不應該進行拔除呢?
想要了解和判斷到底應不應該拔除松動的牙齒,需要根據自己牙齒的情況進行判定,可以到正規醫院的口腔科進行檢查。
如果只是出現小幅度的晃動,并且其晃動幅度屬于正常生理范圍之內,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進行拔除,也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和治療,只需要保持日常牙齒的清潔和衛生即可。如果牙齒松動的范圍超過了正常生理范圍,并且存在慢性或急性炎癥,或者經常會發生疼痛癥狀,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拔除,但是需要先積極治療控制炎癥,待炎癥消散后再進行拔除。
還有一種情況是出現牙齒斷裂或脫落,只剩牙齒殘根仍然保留在牙床內,或者牙床已經無法起到正常的固定和支撐的作用,出現這種情況也可以考慮拔除,但是拔牙后應該注意止血和局部消毒,防止發生感染或術后出血較多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對老年人來說,不伴有炎癥的牙齒松動一般不建議拔除。老年人的各項機體機能處于持續下降狀態,并且老年患者的恢復能力較差,可能會出現拔牙后持續出血的情況,也會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