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燉魚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鈣食物,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滿足一日鈣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還要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豆腐燉魚,不僅味道鮮美,更是補鈣健骨的絕配。需要提醒的是,選豆腐時要選含鈣量較高的南豆腐或北豆腐。
老人如何科學補鈣
要科學的補鈣,讓攝入的鈣能夠達到該到的地點、發揮應有的作用,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年紀大了,人就會出現骨質疏松,幾乎是百分之百無法逃避的事實。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老化,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呈負平衡,骨量逐漸減少了,打個比方來說,相當于一座房子的磚不斷被偷走,而沒有新的磚填補上去。
老年人通常比較關心怎么補鈣,其實,補鈣僅僅是整個治療骨質疏松的辦法中的一部分。我們把骨質疏松的疾病狀態用大白話來描述就是:“鈣補得不夠了”、“吃了東西腸子不吸收鈣了”、“血液里的鈣不能停留在骨頭上”、“骨頭上的鈣在溶解流失”、“體內的鈣排出體外增加了”這幾個因素共同的結果。因此,單純補鈣,而對后面幾個環節沒有干預,不僅治療骨質疏松的效果差,而且浪費大量的金錢,得不償失。
要點1、了解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癥狀是全身疼痛、變矮駝背以及容易骨折。它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行病,發展緩慢,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視,然而代價卻是昂貴的。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導致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早認識、早預防、早獲益。
在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里,有些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家族史(父母以前也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性別(女性更多見,尤其是絕經后)、種族、年齡(肯定是年紀越大骨質疏松越嚴重)等。但很多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鈣攝入不足、運動量不足和抽煙、飲酒。
要點2、維持足量適當的運動
運動對于骨質疏松的改善有多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對于老年人來講,運動雖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減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對年輕人來說,在年輕時期足量的運動可以獲得更高的骨量儲備,并可以有效避免年老后的骨量丟失速度。
其次,研究發現,對于健身和運動后的老人,可以檢測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這些激素是維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強度的運動反而會降低激素水平,因此老人比較適合輕中度的運動。
第三,經常的運動讓老人經常到戶外接觸陽光,有利于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和利用作用特別大。
結語:補鈣對老年人來說是件比較棘手的事,正確的補鈣方式有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以上是小編總結的有關老年人補鈣的食物以及補鈣的誤區,希望小編的推薦能夠幫助到老年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