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風
據資料報道,約70%中風患者多在冬季發病,故被專家稱為“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因為冬季氣溫低,人體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腦部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導致中風發生。中風發病急,進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節要切實做好中風的預防工作。
3、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節的常見病、多發病,說起來該癥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療不及時,就容易誘發多種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
4、心肌梗塞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這是因為人體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縮,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
5、瘙癢癥
老年人皮膚退行性萎縮,皮脂腺機能減退,遇寒冷干燥氣候極易產生皮膚瘙癢,該癥往往夜間加重,常使人難以入眠。
二、老人在冬季如何養生防病
1、重視飲食調理
中醫素有“虛則補之”、“寒則溫之”之說。因此,老年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溫補腎陽,多吃些瘦肉、禽蛋、魚類、豆類等含高蛋白質的食品;多食用牛、羊、狗肉等溫熱食物和含多種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以防皮膚干燥,并可滋潤臟器,增進食欲,驅寒保暖。
2、講究心理衛生
冬季是閉藏的季節,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因此,老年人應避免憂傷、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刺激,保持樂觀情緒,豁達開朗,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