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燙傷的注意事項
早在幾千年前,在苗族地區的苗寨人家,很早就悟出了治療水火燙傷的方法。由于苗族早期遷徙頻繁,所到之處大多是人跡罕至的荒僻山區和瘴癘之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苗族民間多以火耕水種為主,終日勞作,在這些特定的條件下,不免會遇到水火燙傷的情況,因此幾乎每人都能認識掌握治療水燙火傷的方法。此方即今之苗藥燒燙靈,經歷代苗醫臨床使用,千百年來治愈患者不計其數。
水火燙傷燒傷是指燃燒物及灼熱的液體、固體、氣體以及電流等直接作用于人體,引起肌膚燙傷或燒傷,甚至火毒內攻臟腑,常伴潮紅水腫,表面大量滲出,以傷處紅腫灼痛、起泡、結焦痂為主要表現的損傷類疾病。輕者損及皮毛,甚則傷及肌肉筋內,嚴重者,火毒熾盛。傷津耗液,邪毒侵入營血,內攻臟腑而生諸癥。
“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故在證治上以清熱解毒養陰、涼血清心為主。采用苗藥燒燙靈外治療法,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止血、生肌的效果,可快速停止傷口滲出,祛膿,愈合,無需應用其他抗生素類藥物,多數病例一二天可停止滲出膿血,次日開始生肌。對于傷口發炎程度比較嚴重,有潰爛化膿的患者,可起到快速止痛、舒緩、消炎,迅速生肌,快速愈合,愈后無疤痕的作用。
【一度燒燙傷】
應立即將傷處浸在涼水中進行“冷卻治療”,它有降溫、減輕余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決敷于傷處效果更佳。“冷卻” 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隨后用雞蛋清或萬花油或燙傷膏涂于燙傷部位,這樣只需3~5天便可自愈。
應當注意,這種“冷卻治療”在燒燙傷后要立即進行,如過了5分鐘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則只能起止痛作用,不能保證不起水泡,因為這5分鐘內燒燙的余熱還繼續損傷肌膚。如果燒燙傷部位不是手或足,不能將傷處浸泡在水中進行“冷卻治療”時,則可將受傷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澆水,用冰塊敷效果可能更佳。
【二度燙傷】
治療以抗感染、止痛、促進上皮組織愈合為主。常規清創后,用碘伏棉球消毒創面及周圍皮膚再用鹽水棉球擦拭干凈,給予康復新液浸濕的紗布涂敷創面,油紗布覆蓋,無菌紗布和繃帶包扎。燙傷創面使用康復新液疼痛輕,愈合時間短,愈合后色素沉著輕微,使用方便,價格適中,患者易于接受,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燙傷后應該怎么處理了吧。燙傷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遭遇的,尤其是兒童。所以我們要清楚的知道燙傷后應該怎么處理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