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的治療方法
1、熱毒論
認為闌尾炎是因內熱熾盛、蘊和不散,熱毒留注腸中,熱盛肉腐而成。治以瀉下熱毒、消癰散結,多用復方大承氣湯之屬。因系正盛邪實,恐藥不及邪,可日用2劑。若有大熱、大汗、 大渴、脈洪大等陽明氣分熱者,可用在劑白虎湯;若有心煩、舌絳等營血癥,可用清瘟敗毒飲合五味消毒飲急服。切不可以藥試病殆誤病情,變化危癥。
2、熱淤論
認為闌尾炎系“寒溫不適,喜怒無度,使邪氣與營衛相干,在于腸內,遇熱加之,血氣蘊積,結聚成癰,熱積不散,血肉腐敗,化而成膿”(《諸病源候論》),其病機為氣滯血淤、熱淤壅聚。
治療當清熱解毒、行氣止痛散結。目前,現代醫學認為:感染、梗阻和血液循環障礙是本病三個相互聯系而又相互影響的基本病理改變。有關資料證實,行氣活血化淤中藥既能降低炎癥區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又能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并且有些還具有一定抗菌、抗感染作用。若與清熱解毒、通腑泄熱之品相伍,抗菌消炎之力倍增,實為治療良法。
3、虛寒論
闌尾炎一般多表現為高熱、右下腹痛、舌紅、苔黃、脈滑數,證屬熱毒內盛。若僅見右少腹疼痛,喜按喜溫,形寒怯冷,小溲清長,便溏,舌淡齒痕,舌苔白潤,脈細濡滑或遲弱,應屬中陽不振、寒客闌門之證,治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楊曉海用加味桂附理中湯及陽和湯治療虛寒性闌尾炎,收效顯著。
闌尾炎方
【方藥】 銀花12g,連翹12g,蒲公英30g,敗醬草30g,紅藤30g,赤芍9g,牡丹皮9g,桃仁9g,丹參12g,延胡索12g,生大黃4.5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清熱解毒,行氣活血。
闌尾清解方
【方藥】 粉丹皮6g,紅藤9g,冬瓜子12g,薏苡仁12g,桃仁6g,川樸3g,敗醬草12g,連翹9g,金銀花9g。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清熱解毒,下氣行淤。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的有關于急性闌尾炎的病因,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加注意防范,這樣才能降低疾病的困擾,從而使得我們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