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運動需要掌握哪些常識
經常運動養生的人,一天不進行養生運動都會不舒服。但是室外的天氣實在不適合進行戶外活動該怎么辦?專家表示,掌握室內運動養生常識,也可防止疲勞、保持健康,輕松達到養生保健目的。那么,室內運動養生該掌握哪些常識。
扭扭腰
同準備姿勢,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胯部向右、向左,然后可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轉動要緩慢有力。
跳跳繩
徒手跳繩,手腳動作要配合、協調。此動作可活絡氣血,加快血液循環,改善疲勞狀態,堅持一分鐘左右。
踢踢腿
專家介紹,原地踏步,上肢擺臂,下肢伸直,腳尖繃緊,盡量與下肢成一直線,盡量踢高一些,就像操練時正步走動作。
拍拍肩
腰部轉動和拍肩相結合,右手掌拍左肩腰向左轉,另一手背拍腰骶部,反之亦然。因肩部有肩井穴,拍打此穴可起到疏通氣息,行氣活血作用。
點點頭
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叉腰,做前屈(下巴貼近胸部)后伸(抬頭后仰)、側屈(耳朵貼近肩膀)和旋轉動作,動作要求做得緩慢、到位,到了某一位置,要稍為用力拉伸一下,有酸脹感,效果會更好。每節做一分鐘左右。
配合音樂,身體自然的律動,所以也是解除壓力的好方法。兩腳從地上快速、瞬間離開的動作就叫高沖擊動作,譬如需要跳躍的有氧舞蹈、階梯或是慢跑,而健走、騎腳踏車、游泳就是低沖擊動作。因此與低沖擊運動相較之下,高沖擊對腰、膝、腳踝等相關部位的關節來說,負擔也較大。
提示: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健康的來源。只有熟練掌握室內運動養生常識才能讓室內運動順利達到養生目的。但是,室內運動養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一些細節,很可能會讓您陷入徒勞無功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