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之慢跑
慢跑亦稱為緩步、緩跑或緩步跑,是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目的在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來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以達到熱身或鍛煉的目的。
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美國估計有700~1000萬人堅持慢跑,目的在于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減肥防胖并求體態優美和心情舒暢。
慢跑每分鐘消耗10~13大卡的熱量(打網球每分鐘消耗7~9大卡熱量)。1967年俄勒岡大學的徑賽教練包爾曼和專門研究心臟的醫學家哈里斯合著的《慢跑》一書出版,大大促進慢跑活動的普及。
醫學認為,慢跑是鍛煉心臟和全身的好方法。慢跑通常以隔日進行為宜。在硬地面慢跑每英里兩腳撃地600~750次,因此有的醫學家認為,慢跑會引起足弓下陷,外脛夾、汗疹、跟腱勞損、腳腫挫傷以及膝部后背病痛。
所以慢跑前要做好準備動作,慢跑時要穿合適的鞋和松寬的衣服,跑法要正確,而且需要一般良好健康情況和明確目的。
慢跑對于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臟功能,防止肺組織彈性衰退,預防肌肉萎縮,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具有積極的作用。
同時也必須關注慢跑鞋等一些細節。可加速脂肪消耗達到快速的減肥目的。
慢跑技術
跑步的節奏應該盡可能的維持不變,軀干伸直,雙臂彎曲,兩手放松慢跑,頭不能擺動。呼吸同樣應該有節奏,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以避免出現岔氣。
跑步雖動作簡單,但如果姿勢不正確,不僅達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還有可能給身體帶來損害。
跑步時,腿部動作應該放松。一條腿后蹬時,另一條腿屈膝前擺,小腿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擺動作,帶動髖部向前上方擺出。
以腳跟先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全腳掌著地。不能全腳掌著地的方式跑步,長此以往易引發脛骨骨膜炎。
此外,跑步時自然擺臂很重要。正確的擺臂姿勢可以起到維持身體平衡、協調步頻的作用。
擺臂時肩部要放松,兩臂各彎曲約成90度,兩手半握拳,自然擺動,前擺時稍向內,后擺時稍向外。
慢跑正確姿勢
1、腳的著地方式
有些人認為跑步時用前掌著地,也有人認為應該足跟著地。我們建議先以用中間部分接觸地面。
研究表明一名好的長距離跑者通常是以足中著地的。慢跑者以足中和腳跟著地,快跑者的著地點比慢跑者靠前。
我們認為只有短跑選手和中短跑選手適合以前腳掌著地。可能有些人會例外,但是以足中著地對初中級跑步者是個好的方式。
這樣可以減少震動,緩解對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壓力,同時為下一個邁步做好準備。
2、臀部和頭部的姿勢
這點比較難以想象:當你的腳著地時,你的臀部的位置在哪里?有些人建議,著地時你的腳應該在你的重心線的末端,也就是頭臀腳三點成一線。
頭部保持正和直,目光看向正前方。轉頭的時候需要特別小心,通常是從脖子以上部分轉動,避免身體的扭轉,避免在行進時產生不穩定。
3、手臂的姿勢
跑步時您的手臂運動有助于向前推進,同時您的手臂運動還有助于大限度地減少軀干旋轉。保持你的肘部彎曲約90度角。
在跑步過程中盡可能放松你的手臂,同時保持與腿部運動的步幅一致。
在跑步過程中向上或向下擺動你的手臂,手在向上擺動到和你的胸骨齊平的位置,向下擺動帶到腰帶位置。保持這個運動幅度,不要過高或過低。
4.膝蓋的姿勢
長距離跑步時膝蓋不要抬得太高。只有短跑選手或我們在上坡時才需要抬高膝蓋。
運動時間
慢跑的時間取決于慢跑者的訓練程度。對于初學者或是中斷體育運動較長時間的人來說,一開始每次運動好不要超過10到15分鐘,中間可以有一個慢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