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接近年末,天氣愈加寒冷,抵抗力弱的人更容易遭受疾病滋擾,如何是好呢?其實早上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粥品,既暖胃又增加御寒能力。而且粥吃進身體容易被吸收,及時補充體力,對于有便秘的上班族來說是很好的飲食選擇;同樣的道理,粥品對于腸胃較弱、容易便秘的小孩及老年人也具有功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10款暖胃御寒防疾病粥品,讓你健健康康度深冬!
暖胃粥有哪些
1、甜漿粥
大米50克洗凈與新鮮豆漿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許,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大豆有寬中益氣,利大腸,潤澤肌膚的功效,豆漿的營養價值更為豐富,并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潤膚的作用外,對體虛久嗽、便秘等癥亦有良效。
2、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凈切小塊,與粳米150克及適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番薯是人們常食之佳蔬。《綱目拾遺》載,番薯可“補中、和血、肥五臟”。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能將水谷化生為氣血,滋養榮潤面部肌膚,使人容光煥發。
本粥便據其健脾胃,和氣血之功,來達到潤膚悅色之效果。
3、核桃仁粥
配方:核桃仁五十克、大米六食譜十克。功效:補腎,健腦,通淋。
應用:核桃仁粥適用于失眠健忘、腎虛腰痛、泌尿系結石、小便余瀝不盡、小便白濁。健康人食用能增強記憶力。長期食用,能祛病延年。
制法:將大米和核桃仁洗凈,同放鍋內煮熟即成。服法:可供早晚餐作點心食。
4、粟米龍眼粥
配方:粟米一千克、龍眼肉十五克、粳米五十克。功效:補心腎,益腰膝。
應用:適用于心腎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癥。
制法:①將粟米去殼,淘洗干凈。②將硬米淘洗干凈,放入鋁鍋內,加入粟米、龍眼肉,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攪勻即成。
服法:作早晚餐食用。
禁忌: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
粟米性甘、咸、涼。入腎、脾、胃、手足太陰、少陰經。其功效于古書有載?!侗静菥V目》說:“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可見冬季粟米龍眼粥為食,有補心腎,益腰膝的作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任醫師,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90年獲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學位,然后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獲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1992~1993年北京協和醫院學習,曾赴加拿大、瑞士、德國、法國等國交流、考察。99年入選為“北京市科技新星”,2001年入選為首屆北京市“125”人才1類人才(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委員,中國醫促會中老年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理事、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藥理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副主編,《中國消化內鏡》編委,《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編委,《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編委等。從事臨床研究20余年,已獲得部市級科技成果2項,局級科技成果2項,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有《名醫臨證經驗-脾胃病》、《肝炎肝硬化防治》、《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消化病特色專科診療手冊》等著作。目前承擔國家“十一五”支撐課題2項(“基于寒熱虛實辨證中醫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優勢示范方案研究”和“潰瘍性結腸炎中醫干預方案及療效評價研究”)、北京市級課題2項。擅長于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消化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癌前病變、胃食管反流病、非傳染性肝硬化腹水、消化性潰瘍、慢性腹瀉及中醫胃痛、胃脹、泄瀉、便秘、反酸等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