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非常重要的部位,我們的走路是完全離不開膝關節的,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做好膝關節的保護工作。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膝關節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健康北京視頻欄目林劍浩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保護膝關節
15歲以前
15歲之前我們的身體正在發育,青春期的生長疼痛一般都會發生在膝關節附近,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必擔心。
15歲~30歲
膝關節處于“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歲~40歲
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有的人甚至還會覺察不到。
髕骨軟骨處在我們膝蓋內一層3~5毫米厚的透明軟骨,在我們行走、跳躍、奔跑的時候,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膝關節緩沖作用。
但由于髕骨軟骨沒有神經分布,所以在全層磨損前只會在脆弱期拉響一次“預警信號”,在這段時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膝關節的使用不能再隨心所欲。
40歲~50歲
在走遠路之后,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用手輕揉之后會緩解。在膝關節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緩沖震動、保持穩定。
我們人體重量的60%都是靠膝關節內側支撐,所以我們的膝關節內側半月板的退變發生也比較早,對我們的健康不利。
又因為半月板上有神經分布,在退變過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這個現象的到來提醒人們該開始保養關節了。
50歲以上
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已經產生。
這時候應該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尤其是上下樓梯和爬山,必要時可以使用拐杖來減輕膝關節承受的壓力。
膝蓋負重倍數如下
1.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
2.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3~4倍。
4.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4倍。
5.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6倍。
本期嘉賓介紹
林劍浩
男,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