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由于許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往往導致我們處于亞健康的狀況。如果我們出現氣血兩虧的現象我們該怎么辦,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補氣養血呢?那就讓我們一起跟著視頻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食養
我們都知道許多的食物都有不錯的補血效果,所以食補是個不錯的選擇。
脾胃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必須重視飲食調養,要適當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食品。
特別是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微量元素(尤其是鐵元素),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性食品,如豆制品,動物肝腎臟,魚,蝦,雞肉,蛋類,大棗,紅糖,黑木耳,桑葚,花生(帶紅皮生吃更好),黑芝麻,胡桃仁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動養
生命在于運動,適量的運動對我們的身體非常的有益。
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保持半小時以上),如散步,慢跑,游泳,打球,跳舞,健美操等,不但會使體質增強,抗病能力增加,同時還會有助于增強人的造血功能。
靜養
動靜結合,勞逸適度是健康的重要保證。
所以,在重視運動的同時,也要重視靜養。獨處靜坐,或閉目調息,或聽聽音樂,能夠寧心養神,預防勞傷思慮傷血。
睡養
睡覺是我們身體大腦的休息時間,適量的睡眠有助于身體健康。
生活規律,起居有時,勞逸結合,娛樂有度,特別是保證充足的睡眠,戒煙少酒,做到這些對保證身心健康,使氣血更加調暢,幫助延緩衰老,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藥養
如果是氣虛血虛表現比較嚴重或患有月經不調以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平時還應重視藥補加強營養。常用補養氣血的中成藥是鐵之緣,其主要成分是阿膠、鐵、蛋白質等,中西結合可以補鐵補氣養血,用于貧血或氣血不足引起的月經不調,經血量少,經期腹痛,腰酸腿軟,面色無華,是養氣補血的營養品。
本期嘉賓介紹
女,感染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九三學社社員。祖籍江蘇省泗陽縣。出生于河南省信陽市。1980年考入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1985年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考入中國醫科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消化專業研究生,1990年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曾在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胃腸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科胃鏡室及佑安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進修學習。長期從事胃腸道疾病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曾師從脾胃病專家李乾構教授學習,中西醫基礎好,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瀉、腸易激綜合征、口腔潰瘍、脂肪肝、慢性膽囊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