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男,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心內科行政副主任。2009年至2010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美國心血管研究基金會)學習交流1年,專長于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尤其是冠狀動脈腔內影像指導下的精確冠脈介入治療。
冬季須警惕無癥狀的心肌缺血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這個時候值得擔心的不只那些平時就有心慌、胸悶癥狀的老年人,而是一些平時沒有癥狀,但實際上有心肌缺血的四五十歲的人,這些人的處境相比老年人同樣危險。
冬季是心肌缺血的高發期
這和寒冷刺激有關系。低溫會讓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讓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從而提高了心肌耗氧量。
寒冷還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讓人出現心肌供血不足甚至急性心血管事件。
在低溫狀態下,為了保持自身的溫度,血管會生理性地收縮,這也會誘發血壓突然升高引發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所以,這個季節是心肌缺血患者的多事之秋。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不會出現胸悶、氣短和心前區疼痛等癥狀,個人感覺良好。
這種隱匿性的心肌缺血更加危險。隱匿性的心肌缺血多發于四五十歲的人身上。這個年齡段的人心血管代償能力較差,側枝循環不如老年人。
一旦發生急性血管閉塞,心肌會迅速發生壞死,引發心跳驟停,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
而且,四五十歲的人由于沒有癥狀來“提醒自己”,容易會像從前那樣從事超負荷的工作或鍛煉,同時沒有任何治療措施,這給心血管疾病突發帶來更多可能。
如何才能鑒別自己有無心肌缺血?吳桂平說,心電圖和冠狀動脈照影就可以幫助人們來判斷病情。
一旦發現自己有心肌缺血,就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按照冠心病的整體治療方案來進行調理。
除了必要的用藥治療外,患者必須改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適當運動,保持心態平衡,在冬季注意保暖。
平時外出時可帶一些能夠用于急救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在冬季,患有心肌缺血的人要避免過早地外出買菜、鍛煉,洗澡的時候水溫不宜過低或過高,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