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主治醫師,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科教,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準確診斷脂肪肝有四步驟
1、分析病史
脂肪肝無特異性癥狀。約半數患者可無明顯自覺癥狀,部分患者有易疲勞、食欲降低、腹脹、肝區不適或隱痛、惡心、暖氣等。
脂肪肝患者可能有長期飲酒史或有糖尿病,肥胖、營養不良及中毒性肝損傷等病史。部分患者可觸及肝腫大,并可有輕度壓痛。
2、實驗室檢測
可有血漿球蛋白變化,特別是α1、α2及β脂蛋白增高,血清GGT、ALT、活性輕度增高或正常。但這些均為非特異性的變化。
3、B超和CT檢測
脂肪肝B超檢查可見肝實質呈微細致密的強反射光點,深部組織回升減弱。
超聲對重度脂肪肝的診斷率達95%。CT掃描示肝臟密度比其他臟器(如正常脾臟、血管)低下,一般認為其準確性優于B超。
4、肝活檢檢測
肝穿刺活檢細胞學檢查是確診脂肪肝的唯一方法。
目前多在B超引導下進行肝穿刺,抽吸肝組織活檢,遠較過去的盲目肝穿刺法準確安全,尤其對于局灶性脂肪肝或彌慢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島與B超下肝癌鑒別有困難時具有獨特的優越性。
通過對活檢組織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明確脂肪肝病變程度、類型、有無合并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
這對病人的治療以及預后判斷亦有重要價值。但由于它是一種創傷性檢查。病人難以接受,普及相對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