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八不急”,將對你的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是的八條,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屢見不鮮,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飯后習慣。
1、食后摩腹
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又可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傳入大腦,有益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和發揮,有益于健身防病。具體做法為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按摩各20圈,但要等飯后半小時再揉腹。
2、飯后賞樂
音樂不僅是藝術,而且可以養生健體、益壽延年,甚至可以治病療疾。古籍《壽世保元》中有句話叫:“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臟聞樂則磨”的說法。實際上,這兩句話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音樂能夠幫助消化。
3、食后漱口
古代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濕潤度并能清潔固齒,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
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于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吸收,如此,老年人就會感覺吃得香、身體好,就能健康長壽。
4、飯后慢走
《攝養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百步,大益人。說的是食后慢步行,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于人體健康。但食后不可立即行走,不可急步快走,不可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好過半小時后再進行散步等活動。
1、飯后立即吃水果
危害:時間長了,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
原因:食物進入胃以后,需要經過1~2小時的消化,如果飯后立即吃水果,就會被先前吃進的食物阻擋,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很容易形成脹氣。因為水果中含有不少單糖類物質,極易被小腸吸收,若被堵塞在胃中,會形成脹氣,以致便秘。
Tips:水果好在兩餐間吃。飯后吃水果除加大胃腸道的一點負擔外,對正常人來說問題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水果除含有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對一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有影響,如對微量元素。因此,吃水果好是在兩餐之間吃,對于血糖升高者,尤其不主張飯后即刻吃水果。
2、飯后立即多喝水
危害: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
原因:立刻飲水后胃內壓會增加,會使胃中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小腸。另外,飲水后稀釋胃液,使胃液消化能力減弱,也不利于胃酸殺菌。
Tips:吃飯時應配有湯和水。這樣有助于溶解食物中營養成分,有利于小腸中的消化吸收。此外,餐前約一小時前空腹喝水,因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來完成的。餐前一小時飲水可以保證足夠的消化液的分泌,可幫助消化吸收,同時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
早餐前更宜空腹飲水。因為睡了一夜,體內損失水分較多,血液較濃縮,起床后飲一杯水可補充水分,降低血黏稠度,使血管擴張復原。空腹喝水宜用溫開水,也可以用清淡的飲料如果汁、淡茶、菜汁等。牛奶、豆漿、雞蛋等不應在空腹時食用,而應放在進餐時或進餐后再吃。
3、飯后飲濃茶
危害:中國人愛喝茶,吃飯帶喝茶好像是全套服務。但是,吃飯前后喝濃茶可是非常惡劣的行為。長期如此可導致消化不良,缺鐵性貧血。
原因:飯后喝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影響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如茶葉中含有茶堿,茶堿可干擾蛋白質、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如鈣、鋅、鐵等與茶堿同時存在時,吸收率明顯下降。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飯后喝茶,就會使胃中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鞣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另外茶葉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如此甚至能夠引發缺鐵性貧血。
總結: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細節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傷害,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中的閱讀已經知道了在飯后的時候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同時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做哪些事情是比較好的,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