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優質母泥鰍一年繁殖四次的話,可以達到幾百元的收益。有養殖戶就表示,如果給泥鰍用避孕藥,那就讓它“斷子絕孫”了,還談何收益。
在許多的報道中,都提到“避孕藥”甲基睪丸酮(又被稱為甲睪酮或者甲基睪丸素)被用到了羅非魚的養殖中。其實,這種物質如其名,根本不是避孕藥,而是雄激素。在魚苗階段投喂含有甲基睪酮飼料讓羅非魚雌魚苗性轉換,提高羅非魚魚苗的雄性率,有利于羅非魚生產,提高產量,這是業內過去實行的做法。但如今甲基睪酮已經被列為禁用藥物,而且目前通過品種選育方式雜交得到的羅非魚魚苗雄性率已達97%~98%,已經不需要用藥物來控制羅非魚性別。作為水產養殖禁用的藥物。廣西每年對羅非魚中甲基睪酮殘留量的抽檢樣品達到數百個批次,近年來總的合格率在99%以上。公開的數據顯示,2010年廣西出口到歐美和韓國的羅非魚將近6萬噸,占全國羅非魚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試想,如果給羅非魚喂了避孕藥,如何通過歐美國家嚴格的檢驗關?
有專門的科技人員曾經做過實驗,結果發現,雖然甲基睪丸酮能夠讓甲魚暫時快速生長,但是這樣做會提高甲魚死亡率,并且甲魚后期生長會減慢,還有遺傳給下一代的危險,總結起來得不償失。
魚該如何挑選 專家們教你怎么買魚吃魚
魚的好處盡人皆知,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天應吃50~100克魚蝦類食物。但是,魚除了做法上的一些講究外,從買到吃都有不少學問。本期,小編專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水產品專家羅永康教授和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教授,聽聽兩位魚專家的吃魚守則。
個頭挑“八分大”的
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老,肉質粗糙,體內可能積聚了不少有害物質。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適,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魚眼渾濁塌陷、魚鰓發灰的不買
選購“冰鮮魚”,應該先觀察其眼睛和鰓。新鮮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次鮮魚眼球不飽滿,眼角膜起皺,稍變渾濁,有時眼內溢血發紅,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腐敗魚眼球塌陷或干癟,角膜皺縮或有破裂,魚鰓呈褐色或灰白色。
水箱內水的顏色不對不選
在超市購買活魚時,要看看“水色”。因為它是水質好壞的體現,如果呈現深綠色或是藍色,可能是藻類過多,說明很久沒有換過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會影響魚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動更換的水箱中的魚,一般會更鮮活。
價格太低的不買
價格低得離譜,就要考慮魚的來源、品質和安全性問題,變質魚吃下會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
現殺活魚放放再吃
剛宰殺后的魚肉品質并不是好的,因為魚肉會有一個“排酸”過程,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像草魚、鰱魚這樣的小型魚,應該立刻冷藏,2小時后再烹調;而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