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皮生姜1塊、紅棗6顆。
2.作法
紅棗和姜片一起加冷水下鍋,煮開后轉中火再煮10分鐘以上,然后放入保溫杯,繼續燜泡,可以反覆沖泡幾次。
提醒
飲用神仙姜棗茶時,一定要趁熱喝,不能喝涼的;飲用時間好上午喝完。初夏、仲夏喝兩個,到入伏前停止。至于皮膚病發作期,或是女性懷孕、經血量過多時,都應該避免食用。
立夏養生的注意事項
平和心態不宜過度出汗
立夏之后,氣溫逐漸升高,人們的火氣也隨之增加,常常容易煩躁不安,極易發脾氣。
中醫講“心主神明”,人們要想身體健康,首先要穩住心神,即立夏養生要先靜心。
靜心要有平和的心態,不要狂喜大怒大悲,科學研究發現,情緒起伏過大時人體的免疫力會相應的降低,所以要以靜養心,多做靜而雅的事比如繪畫、練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以舒緩心情,從而保持身體的健康。
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出汗,“汗”為心之液,立夏時節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后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選的運動不要過于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此外常按勞宮穴亦可寧心安神,清心瀉火。
早晚莫減衣睡好子午覺
立夏時節,雖說夏季到來了,天氣逐漸炎熱,溫度明顯升高,但此時早晚仍比較涼,日夜溫差仍較大,早晚要適當添衣。
另外進入立夏后,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應相對“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但仍應注意睡好“子午覺”,尤其要適當午睡,以保證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充足的體力。
如果沒有條件午睡,可以閉目養神。
增酸減苦可多食粥類
王麗紅介紹,立夏后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此時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
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西紅柿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咸的食物。
夏日炎熱,胃腸功能受暑熱的刺激相對減弱,為了保證胃腸功能正常,選用食物滋養補益,抵御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環節。
食粥是夏季佳的飲食。如將綠豆、蓮子、扁豆等加入梗米中一起熬粥,涼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熱的功效。在春夏交替時節,燉湯時,放些沙參、玉竹,都是養陰潤燥的補藥。
結語:現在正值立夏時節,天氣炎熱,人們不注意保養就很容易讓自己的身體受傷,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養生,今天跟大家講解了立夏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讓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