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凍頭腹足
一些身體部位如頭、腳、肚臍等應被排除在秋凍之外。中醫學有“頭為諸陽之匯”之說,就是說人體手、足的陽經都在頭部會聚,如果頭部被凍住了,體內陽氣便容易走散。同時中醫還認為,“寒”邪是一種陰邪,易傷人陽氣。身上衣服穿得再厚,要是不戴帽子,就像暖水瓶不蓋塞子,還是不能有效保暖。因此,在秋天風大、氣溫下降之際,一定要注意保護頭部,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風而引發頭痛、發熱等身體不適。
肚臍部位的表皮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若防護不當,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愛美穿露臍裝,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腳部分布著人體的6條重要經脈,并且腳遠離心臟,血液循環為不暢。所以,有“寒從腳起,熱從頭散”的說法。傳統養生也非常重視“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的理念。研究證實,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癥的元兇。因此,秋季應注意腳的保暖,鞋襪宜寬松、舒適、吸汗。
當然,秋凍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刺激,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常常伴發,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好不要秋凍。除此之外,像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一場秋風一場寒”
“一場秋雨一場寒”,一次次秋風秋雨,帶給人們的是明顯的寒意。
長江流域有句民間諺語“白露身不露”,是告誡人們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露體的一句民間警諺。因為“白露”過后,氣候逐漸轉涼,特別是一早一晚,更添幾分涼感。如果這時候再赤膊露體,穿著短褲,就容易受涼。
《養生論》曰:“秋初夏末,不可脫衣裸體,貪取風涼。”若衣單體露,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季主氣為燥,燥易傷肺。“白露”過后燥氣漸盛,與風相合形成風燥之邪,必首先侵襲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竅等)。如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吸呼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犯經絡筋骨,使經筋阻痹,可出現四肢痹癥。
民間還有一個說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隨著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明顯,撤掉涼席,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
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時尚,喜歡穿著吊帶衣、露臍裝上街,顯示青春靚麗。但是,顯示青春靚麗也要量力而行,至少偶爾為之,如果此時將“刻意”露出的后背和肚臍,美其名曰為“春捂秋凍”則會適得其反。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對于北方人來說,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過,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襲。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大家總結的白露注意保暖的注意事項。希望小編的介紹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勤穿衣勤保暖,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