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質發生異常改變的一種婦科常見疾病。臨床表現為經期超前或錯后,經量或多或少,顏色鮮紅或淡紅,經質清稀或赤稠,并伴有頭暈,心悸,心煩易怒,夜不安寐,小腹脹滿,腰酸腰痛,精神疲倦等癥狀。大多數患者都由于體質虛弱、內分泌失調致病。
傳統醫學認為,本病皆因寒凝,血熱,氣滯,腎虛不固,脾虛失統以及憤怒郁結、思慮過度等,損傷肝、脾、沖、任四脈所致。
穴位選配
肝俞、脾俞、腎俞、次廖、氣海、關元、血海、三陰交、足三里、太沖、隱白、大敦。
刮拭方法
] (1) 瀉法刮拭肝俞、脾俞、腎俞、次廖4穴,至出痧止;
(2) 點揉氣海、關元2穴,以局部麻脹為度;
(3) 刮三陰交、血海、足三里、太沖4穴,各30次;(4) 點揉隱白,大敦2穴,各30次。
痛經
痛經是指婦女月經來潮及行經前后出現小腹脹痛和下腹劇痛等癥狀。痛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原發性痛經是指在月經初潮時就發生,婦檢時生殖器官并無器質性病變者;繼發性痛經是因子宮內膜位移,急,慢性盆腔炎,子宮狹窄,阻塞等生殖器官器官器質性變所引起者。
傳統醫學認為,本病屬“痛經”“經行腹痛”范疇,多因寒凝血瘀,氣機不暢,胞絡阻滯或氣血兩虛,經脈失養所引發。
穴位選配
腎俞、三焦俞、胞肓、次廖、膀胱俞、氣海、水道、關元、中極、血海、三陰交。
刮拭方法
(1) 先刮腎俞、三焦俞、胞肓、次廖、膀胱俞5穴,至出痧為止;
(2) 點揉氣海、水道、關元、中極四穴,各30次;刮血海、三陰交2穴,各30次;
更年期綜合癥
更年期綜合癥婦女進入更年期的年齡為45—50歲,此時卵巢功能減退,雌性激素分泌減少,出現內分泌紊亂,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發一系列臨床癥狀,這就是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癥狀主要有:初起時出現月經紊亂,時多時少,時有時無,后完全絕經;自覺有頭暈耳鳴,潮熱出汗,煩躁易怒,精神疲倦,心悸失眠,血壓波動,乳腺萎縮,皮膚粗糙,四肢麻木,外陰瘙癢,甚至情志失常等;有些患者還伴有尿頻、尿急、食欲不振等,這些癥狀可延續2—3年。
更年期是人體的“第二次動蕩”,由于內分泌功能的失調而引發一系列疾病,較多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疼痛、肌肉萎縮、甲亢及泌尿系統的疾病等。因此,在更年期進行心理保健和身體十分重要,刮痧療法對改善更年期癥狀有較好的效果。
穴位選配
百會、風池、心俞、脾俞、腎俞、次廖、中脘、天樞、氣海、關元、陽陵泉、曲池、合谷、內關、神門、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太沖。
刮拭方法
(1) 刮百會穴30次,從前發際刮至后發際,至頭皮發熱為止;
(2) 刮風池、心俞、脾俞、腎俞、次廖5穴,各30次;
(3) 點揉中脘、天樞、氣海、關元4穴,各30次;
(4) 刮曲池、合谷、內關、神門4穴,各30次;刮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太沖、陽陵泉5穴,各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