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臟淺表裂傷時出血和膽汁外滲都不多,能在短期內自行停止,臨床表現較輕,腹痛范圍較局限,一般僅有右上腹部疼痛。
(2)中央型肝挫傷或貫通傷,有右上腹部持續而劇烈的腹痛,多伴惡心、嘔吐,腹腔內出血量大者、有些患者出現低血壓、休克等癥狀,病人經常感覺口渴、煩躁不安,并且病情變化比較快。
(3)肝臟嚴重破碎或合并肝門大血管、下腔靜脈破裂者,可短期內大出血死亡。
(4)肝包膜下血腫或深部血腫,主要表現為肝區脹痛,若血腫與膽道相通,可有膽道出血癥狀,可有嘔血、黑糞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現。
巨大血腫長期存在可發生感染而形成繼發性肝膿腫,出現如寒戰、高熱、肝區疼痛等肝膿腫的征象。
當咳嗽等使腹腔內壓力急劇升高時,血腫可破裂出現腹腔內大出血的征象。
(5)肝外傷往往合并其他臟器的損傷,比較多見的是肝臟的鄰近器官,如右側腎臟、十二指腸、胰腺、結腸肝區、肝外膽管等。
也可合并全身其他器官的損傷如腦外傷、胸部創傷、四肢骨折等。
但以藥物性和酒精性肝損害多見,且呈不斷上升趨勢。
據了解,目前有近千種西藥會造成肝損傷。
肝外傷的病因
1.開放性肝外傷
由刀、劍刺傷及槍彈傷、彈片傷等所致,其中霰彈獵槍所致較一般槍傷重。
2.閉合性肝外傷
由鈍性外力如打擊、擠壓、車禍、爆震傷、高處跌傷等原因使肝直接遭受到沖擊或間接對沖所致,腹部并無傷口溝通。常合并腎、脾、胰及十二指腸的損傷。
肝外傷的病理
1.Moynihan閉合性肝外傷分類
(1)肝包膜下血腫
肝實質表面破裂,包膜完整,多發生于肝右葉的前外側。血液在包膜下積聚,形成大小不一的血腫。
血腫比較小,出血會自行停止,因為其被膜完整,出血量就會受到限制,所以臨床上并沒有明顯內出血的現象不易被發現;然而比較大的血腫,可以將包膜掀起,在咳嗽等使腹內壓突然升高的時候,可能發生真性破裂引起大出血的現象。
(2)肝裂傷(真性破裂)
常見,肝實質及包膜均裂傷,血液和膽汁可流入腹腔,可引起腹膜刺激征。按程度可再分為肝實質挫裂傷、肝實質離斷傷、肝實質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