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環境問題是大家特別關注的問題。有人認為高爾夫球場建設會破壞自然景觀,破壞生態環境。也有人認為高爾夫球場因草坪澆水、施用化肥和農藥,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將高爾夫球場稱為“綠色荒漠”。為了得到高質量的草坪和良好的擊球草坪面,高爾夫球場在種植和養護草坪過程中必然要進行施肥和施用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作業。而高爾夫球場大多建在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上,這些作業很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威脅和影響。問題在于我們并不是確切了解高爾夫球場施用農藥和化肥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是利大于弊還是其它結論?國外雖然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建立了相應的措施、法規或行業標準確保高爾夫與環境和諧統一,但是國外的草坪管理水平、高爾夫球場施用的化學物質等均與國內有所差距,我們不能照抄照搬這些法規和行業標準。相反我們也應該向國外那樣正視高爾夫環境問題,在高爾夫項目啟動之前,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國家應該制定高爾夫球場建設環境影響評價的法規,做到有法可依。
解決高爾夫的土地利用問題同樣只能通過建立相應的法規和標準來進行。國家體育總局2003年年底立項,由中國高爾夫協會和北京林業大學草坪研究所共同承擔對中國高爾夫消費狀況和土地利用情況進行了研究。調查結果表明:79.5%球場的絕大部分土地在建球場之前為河灘地、海灘地、荒坡、荒山、荒地、疏林地、綠化帶、廢棄魚塘、甚至還有臭水溝和垃圾場等類型;20.5%的球場中用地涉及低產農田和果園。國家應該以優惠政策鼓勵在荒山荒坡等廢棄地建設高爾夫項目,采取“以綠養綠”的方式,使高爾夫球場建設成為綠色產業經營項目和公益綠化建設的結合點。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土地分級標準,管理部門在高爾夫項目審批時沒有依據,因為他們沒有把荒山、荒坡等廢棄地與農業耕地分開的法律依據,只能將所有土地一概而論。
總之,要解決高爾夫目前高爾夫球場場地管理的相關問題,只有通過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規程,制定相關標準,提高高爾夫球場場地相關的科研水平,加強球場場地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培養來解決。
3.中國高爾夫球場的發展前景
當前,我國經濟已開始步入一個新的增長階段,2003年GDP增長9.1%,GDP總量達到11.67萬億元,人均GDP已經突破1000美元,即人均1090美元。這就意味著,我國高爾夫球場消費人群、球場建設在理論上,每年將增長9.1%。從高爾夫消費人群的增長趨勢上看,我國球場建設尚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在未來20年,我國球場建設數量,估計將達400~500余座。可以相信,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高爾夫行業規范的完善,高爾夫運動會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接受。中國高爾夫必然向大眾化發展。
3.1 球場運營成本降低
從球場運營看,隨著球場建造成本降低,稅收的降低以及球場草坪養護管理更加科學完善,球場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建立等都會使俱樂部運營成本降低,這就會使俱樂部有更大的降價空間,讓更多的人在經濟上能夠接受這項運動。再加上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增加以及消費結構的轉變,必然會有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運動,熱愛這項運動,參與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