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比同齡人矮半頭,吃什么能躥個兒?”后臺收到不少家長的焦慮提問。青春期是身高發育的黃金期,除了遺傳與運動,科學飲食能讓生長潛力最大化。作為注冊營養師,今天分享真正“長個兒”的食物清單,告別盲目進補。
一、鈣元素:骨骼生長的“基石原料”
鈣是構成骨骼的核心成分,青春期每日需攝入1000-1200mg。以下食物堪稱“移動鈣庫”:
乳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營養密度最高,1杯200ml牛奶含鈣約200mg,搭配維生素D(如蛋黃)吸收更佳。
深色蔬菜:西蘭花、羽衣甘藍每100g含鈣量超100mg,水煮后加少量堅果碎,補鈣同時補充鎂元素促進吸收。
豆制品:鹵水豆腐、豆腐干鈣含量優于豆漿,搭配富含維C的彩椒,能提升植物鈣利用率。
二、優質蛋白質:細胞增殖的“建筑材料”
生長發育本質是細胞的分裂與修復,蛋白質是關鍵原料。建議每日攝入1.2-1.5g/kg體重:
動物性蛋白:三文魚、蝦、牛肉含人體必需氨基酸,每周3次深海魚可額外補充DHA促進腦發育。
植物蛋白:毛豆、藜麥是“全蛋白”選手,搭配糙米組成“黃金碳水+蛋白”組合,緩慢釋放能量支持生長。
蛋類:水煮蛋營養保留最完整,蛋黃富含卵磷脂,助力生長激素分泌。
三、維生素家族:生長代謝的“催化劑”
1.維生素D——鈣吸收的“引路人”
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鈣“進錯門”,推薦每周3次15分鐘日曬,或食用強化維生素D的牛奶、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