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受了涼,吃錯東西,或者細菌感染,就很容易出現拉肚子的現象。當寶寶拉肚子的時候,身體會失去大量的水分,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除此之外,寶寶拉肚子了,爸爸媽媽應該做什么才能讓他快速治愈呢?寶寶拉肚子了怎么辦?寶寶拉肚子還會有哪些癥狀?寶寶拉肚子能吃雞蛋嗎?為什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嬰兒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寶寶。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相對人工喂養而言,母乳喂養的嬰兒排便次數較多。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后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爸媽需要首先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除了排便的次數增多,爸爸媽媽們還要注意觀察便便是否是呈現水樣、比平時稀薄。如果是像從屁股里面噴射出來的一樣,那么就是腹瀉的癥狀。同時還會出現寶寶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癥狀。
1、一般療法
六個月之內的寶寶,還是母乳喂養的話。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如果不是母乳喂養,也可以繼續食用平日的奶制品。但是可以適當的減少吸奶量,奶粉稍微稀釋一點。如果寶寶六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可以給他吃一些米粥或者其它容易消化的食物。
(1)可以給些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補充鉀。
(2)喂新鮮制作的食物,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搗碎。
(3)鼓勵寶寶進食,每日至少喂6次。
(4)當寶寶腹瀉停止之后,還是需要繼續喂食上面的食物。而且在寶寶拉肚子停止之后,好明天加一餐,到指導寶寶的體重恢復正常。
但如果寶寶拉肚子情況嚴重,要禁食8—24小時,并靜脈補液。
2、液體療法
(1)口服法:適用于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的寶寶。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脫水的孩子。
3、藥物治療:如小兒腹瀉3天不見好轉或出現下列癥狀時帶病兒去找醫生
(1)多次水樣便。
(2)頻繁嘔吐。
(3)明顯口渴。
(4)不能正常飲食。
(5)發燒。
(6)大便帶血。
4、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