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吃不合適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尤其是小孩的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消化不良會造成腹痛、食欲減少、腹瀉等癥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兒消化不良要如何處理。小孩消化不良有哪些癥狀。消化不良怎么辦?小兒消化不良應該吃些什么,有食譜推薦。如果家里有小朋友,那么就接著往下看看吧。
1.腹瀉。大便一天5~10次,糞便中含少量水分及奶塊,有酸臭味。
2.小兒食量減少,腹脹,腸鳴音亢進,偶然有嘔吐,但精神尚好。
3.有時會有腹痛,好哭鬧。
小兒消化不良家庭怎樣處理
很多人都是因為飲食不當而造成的消化不良。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習慣,癥狀比較嚴重的人,要先禁食8個小時。然后喝奶的時候給他和稀釋一點的牛奶。過三天左右再恢復到正常的飲食。
注意配給合理營養,切忌暴飲暴食。如果有胃腸道以外的感染,應及時治療。對于體質性腹瀉,如佝僂病、濕疹及營養不良,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對患兒,應在大便后用溫水沖洗臀部,外涂經煮沸后的食油,預防紅臀。
消化不良怎么辦
(一)寶寶消化不良糾正三原則
1.糾正飲食行為是根本。
家長在孩子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進行正確的示范和指導。讓小孩培養出正確的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才能避免出現各種問題。
2.定時定量,少吃零食。
如果小朋友吃太多的零食的話,到了吃飯的時間就不會感到餓,就沒有來吃飯了。所以家長可以通過固定的時間地點,定時定量的給孩子吃飯。養成孩子條件反射般的飲食習慣。不能夠養成在吃飯之前吃零食的壞習慣。
3.專心吃飯,培養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吃飯需要專心,父母必須讓孩子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喜歡吃飯,父母就要培養孩子對于吃飯的興趣。在吃飯時可讓幼兒自己參與,捧飯碗、拿小勺,挑選自己愛吃的食物,這樣孩子既學會了吃飯,又培養了對吃飯的興趣。營造吃飯的愉快氛圍。有的孩子吃不下飯或不想吃飯,父母就會大打出手,甚至辱罵批評孩子,造成孩子每次吃飯都淚水漣漣。這樣孩子就會在潛意識里討厭吃飯,害怕吃飯。吃飯就成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情。
父母一方面要營造愉快的吃飯氛圍,讓孩子開開心心地吃飯,盡量不要在飯桌上斥責孩子,影響孩子就餐的情緒;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不愿意吃或不想吃,不要勉強他,就讓他餓一餓,這并不是什么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