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十分關心。一般來說,一個人的體溫可以反映身體情況。有時候父母給孩子兩體溫嗎,發現達到37.5。嬰兒體溫37.5正常嗎?嬰兒的正常體溫應該是多少呢?發燒了該怎么辦?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來說,人的體溫在一天之中是一直改變的狀態。在進食或者是活動之后,體溫都會有些升高,并且,體溫和活動量有關系。
1、對新生兒來說,體溫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由于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稍裹多些,體溫會升高,有時可達38℃。
體溫“稍高”應與基礎體溫相比才有意義。所以,平時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基礎體溫(安靜狀況下的體溫),年齡越小,基礎體溫相對偏高。
2、基礎體溫是指在造成睡醒之后還沒有起床活動的體溫,這個時候人體代謝低,體溫也比較低。對于基礎體溫的了解很有用。
3、當你親吻或觸摸孩子的前額時,如果感到比較熱,就說明孩子可能發燒了。從醫學角度講,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正常體溫可波動于35.5℃~37.5℃之間,但是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燒了。
但并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5℃就一定是發燒。由于每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甚至37.3℃。
新生兒體溫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部分孩子腋溫可能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占50%,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孩子并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是發燒,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