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后驚厥的發作時間持續的長短與智力障礙的關系密切,一般出生5分鐘后仍需要復蘇的患兒發生智力障礙的危險性較大。Apgar評分越低,智力障礙越大,Apgar評分0~3分者,45%有智力障礙;4~6分者,33%有智力障礙;7~10分者,只有11%有智力障礙。
嬰兒的驚厥有多種表現形式,要檢查起來對于不了解癥狀的家長來說也是很困難的。嬰兒的任何一種奇異的一貫性現象或細微的抽動反復性、周期性出現,尤其伴有眼球上翻或活動異常又有驚厥的原因時,都有可能是驚厥發作的表現。家長在家中可以通過對嬰兒的驚跳、呼吸和眼部運動來判斷嬰兒是否驚厥發作,也可以直接到醫院做檢查。
嬰兒在由睡眠轉為清醒時或受到外界刺激時或饑餓時,有時會伴有幅度較大、頻率較高、有節奏的肢體抖動或陣攣樣的動作,可以將肢體被動屈曲或變換體位借以消除抽動,而嬰兒在驚厥時通常為無節奏抽動,幅度大小不一,不受刺激或屈曲肢體影響,按壓抽動的肢體試圖制止發作仍感到肌肉收縮,常伴有異常眼、口頰運動。
呼吸暫停的原因有多種,非驚厥性暫停發于足月兒為10~15秒/次,早產兒為l0~20秒/次,并伴有心率減慢40%以上。而驚厥性呼吸暫停發作,足月兒15秒/次,早產兒20秒/次,不伴心率改變,但伴有其他部位抽搐及腦電圖改變。
在睡眠中,有些嬰兒會有眼部顫動、短暫呼吸暫停、有節奏咀動、面部怪相、微笑、身體扭動等表現,不過清醒后也會消失。
嬰兒驚厥的癥狀
1.驚厥時嬰兒表現頭轉向一側,脖子往后背,兩眼發直或兩眼球往一邊斜,眼球上竄,嘴吐沫,四肢伸直或抖動,兩手握拳。可有便、尿失禁(就是尿褲子)。
2.抽時神志不清,抽時不喘氣,面氣青紫。驚厥可持續數秒或數分鐘后自行緩解而停止抽風,如抽風持續時間超過半小時,仍止不住,醫學上將此稱為驚厥持續狀態。抽風停止后嬰兒多昏昏沉沉入睡。小嬰兒可有口角及眼角抽動,呼吸暫停或呼吸不規則。
3.抽搐輕微且不曲型容易被忽視。抽風很少只抽1次,往往1次抽止后雙反復抽或隔一段時間又抽。值得提醒的是,嬰兒入睡后可有局部小肌肉抽動。有時在要醒、尚未沒完全清醒時手腳亂動,或在入睡時受聲、光刺激可看到嬰兒有短暫的、輕微的抽動,這都屬于正常現象,不可錯誤的當做是抽風。
嬰兒驚厥的類型
1、微小發作:較其他類型常見,以頭面部表現為主,無肢體強直或陣攣,發作時運動現象輕微,抽搐微弱而局限,可表現為呼吸暫停、眼球偏斜、眼瞼抽動、口唇顫動、吸吮吞咽、瞳孔散大、有時伴有異常的哭笑,或只有植物神經癥狀,有時則伴有肢體的踏車、跨步、游泳等動作。
2、多灶性陣攣性驚厥:這種驚厥是游走性的,無固定順序,發作中陣攣性運動迅速地從這一肢體轉移到另一肢體,或從這一側轉到另一側,長時間的局灶性陣攣運動在其他部位開始前只限于一個肢體或同側的上下肢。
3、局灶性陣攣性驚厥:這種驚厥開始起于單側肢體或一側面部,并可擴展到同側其他部位,一般無意識障礙,發作中可在中央溝附近查到一側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擴展到同側半球的鄰近區域或對側。輕微的局限性發作有時不能辨認,如一側肢體或指(趾)的輕微顫動或強直,肢體的奇特動作,如上肢的擺鐘樣動作、雙下肢的踩踏板樣動作等。
4、強直性驚厥:表現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暫停、雙眼向上斜視,少數呈全身性強直發作。本型以早產兒多見,常提示有器質性腦損害。
5、肌陣攣性驚厥:本型臨床上少見,常提示彌漫性腦損害,表現為上肢和(或)下肢同時發生的急促的牽拉運動,腦電圖常無特殊形態的異常。
結語:寶寶的健康是每個父母大的心愿,很多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但是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媽一定要多多了解這些兒童疾病護理常識哦,希望上述介紹的這些嬰兒驚厥的治療方法,能夠幫助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