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學習一門外語
這一領域先前的研究表明,會說兩門語言的孩子在壓力環境下更能集中精神,對于相關信息的專注度也更高。相關方面的研究還在繼續,但是許多人認為,語言學習能力在青春期前達到頂峰,而后就保持在固定的水平。還有證據表明,孩子學習起新語言來會非常流暢,發音也更為準確。
想提高寶寶智力,不要錯過這5點
1.遺傳
遺傳也是影響孩子智力的一個因素。如果父母智商都高,孩子智商也不會差到哪里。這種遺傳還表現在血緣上,如果父母都是本地人,那么孩子平均智商將達到102,如果父母是表親,那么孩子的智商會低很多。
2.母乳
母乳中的營養成分相信不用再多做介紹了。母乳中的?;撬岵粌H能增加腦細胞數量,還能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與成熟,有利于神經節點的形成,對孩子智力發育是非常有幫助的。與吃奶粉的孩子相比,吃母乳長大的孩子智力要高出3-10分左右。
3.飲食
有些孩子特別貪吃,而有些孩子就喜歡吃肉不愛吃別的,這類孩子的智力會受到影響。此外,不愛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也會受到影響。要知道早餐里含有蛋白質、糖、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這些都可以促進孩子腦部發育,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養成吃早飯的習慣。
4.體重
如果孩子體重超過正常孩子的20%,那么他們的各項身體器官發育會遠遠落后于正常孩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量脂肪進入腦部,阻礙了神經細胞的發育與神經纖維的生成。
體重過輕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有些可能是因為疾病,但是大部分是因為孩子挑食或是厭食?,F在幾乎每家都是一個,對孩子過度溺愛,一日三餐不正常,零食不離身邊,營養不良是常見的現象。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難以保證孩子的健康發育。
父母要讓孩子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同時糾正他們的壞習慣。早餐很重要,它是大腦與身體各個器官能量補充的第一餐,這時候補充的蛋白質、糖、維生素、微量元素作用要比其他兩餐高出很多。
5.環境
環境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如果孩子一出生就是棄兒,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教育或是孩子一直生活在枯燥乏味的環境中,那么他們的智商要低。這類孩子長到3歲左右,他的智力平均數值在60.5。如果生活環境一直處在良好狀態,那么他們的智力平均水平在91.8左右。
想要個高智商寶寶的父母要注意八個變量
第一個變量是母親精神健康狀況
如母親被兩次以上診斷為有情感障礙的,則為高危因素,她的孩子易發生智力障礙。因此,保護母親情感的穩定和平衡是極為重要的。
第二個變量是母親是否抑郁
智商高的兒童,他們的母親75%無憂郁;低智商兒童的母親有憂郁者占25%以上。郁郁寡歡,悶悶不樂,這種心理壓抑也是高危因素,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第三個變量是雙親教育兒童的觀點
智商高的兒童,雙親75%是非專制型的;低智商兒童的母親至少25%是采取專制型教育的。專制、強迫性教育是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