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鈣片混在奶中吃了等于沒吃
混在食物中的鈣片只能吸收20%。正確的方法是,在喂奶后1~2小時再給孩子喂鈣片。
4:準媽媽孕期要注意補鈣
母親膳食中鈣的含量不足,不僅母親會發生小腿麻木、抽筋等癥狀,新生兒還可能發生先天性佝僂病。
5:補鈣以食補為主
兒童補鈣也應以食補為主,日常膳食中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不能通過食物補充充足的鈣質,可配合服用鈣之緣片,超細化碳酸鈣,能被人體有效吸收利用,不刺激腸胃,所含維生素D的配方設計,更有效促進鈣質吸收。
6:未必人人都需要補鈣
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而實際上,目前我國居民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營養學會公布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攝鈣水平確實相對較低。但另一方面,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差異很大,并非人人缺鈣。
給寶寶補鈣的正確方法推薦
1、明確寶寶是否缺乏營養素
對于缺鈣的寶寶好要先了解到寶寶的飲食情況,看看寶寶到底有沒有缺乏魚肝油(維生素D),以及含鈣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有足夠的攝入量。
2、注意不同營養素的吸收規律
鈣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腸,是一個需要能量的主動吸收過程,而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當飲食中含鈣較低或機體對鈣的需求增加時,腸道會立即活躍起來,主動吸收鈣。
寶寶對鈣的吸收與寶寶的年齡有著密切的關系,寶寶年齡越小,對鈣的吸收率越高。鐵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腸。鐵吸收的特點是受三種反饋機制的影響,間歇性,小劑量補鐵,再加點維生素C和 B2,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設法排除營養素吸收的干擾因素
不同營養素進入體內,機體吸收時,可能會互相干擾,所以要提高營養素的吸收效率,應該設法排除營養素在吸收時受其他因素的干擾。過去認為高磷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和丟失,所以先進的配方奶粉大都調整了鈣磷比例,使之有利于鈣的貯留。
無機鐵和無機鋅之間有較強的競爭作用,互有干擾吸收作用。鈣、鐵、鋅都是以二價離子狀態被吸收的,腸道吸收時它們之間會互相競爭,好不要同時服用。
4、注意避免有些飲食和藥物因素的影響
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會影響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膳食纖維,乙醇(酒類),四環素、肝素等藥物干擾鈣吸收;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時,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也不利于鈣的吸收。
蛋黃中的卵黃高磷蛋白干擾鐵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類物質,不利于鐵的吸收;抗酸藥物會中和胃酸,有礙于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