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五:習慣叫腸炎,既然有“炎”就應該吃抗菌素
醫學觀察: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嬰兒腸道內非致病菌群數目少,還沒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統,腸道內環境不穩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壞,一旦內環境遭到破壞,不易恢復。所以,只有經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性腹瀉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誤區六:寶寶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尤其是小嬰兒,非“病”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如: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也比較稀,這不是腹瀉。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比如吃了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或母親外出回來后馬上給孩子喂奶,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了,立刻就吃藥、打針,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許拉一次兩次就很快好轉了。此外,在添加輔食過程中,嬰兒的大便可能變得發稀、發綠,有奶瓣,次數偏多,這不是腹瀉病,可能是對新的輔食不適應。減少輔食量或停止添加,會很快好轉的。
誤區七:腹瀉病治療都是一樣的
醫學觀察: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細菌感染性腹瀉,其中具有代表的是細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瀉,其中具代表性的秋季腹瀉。廣義的嬰幼兒腹瀉病還包括:饑餓性腹瀉、消化不良性腹瀉、乳糖不耐受性腹瀉以及腸道易激惹綜合征等。它們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家長們可不要混淆了哦!
父母不要以為寶寶腹瀉是小毛病,隨便拿些自備藥給寶寶吃,這是錯誤的做法!父母要弄清寶寶腹瀉的原因,不同的腹瀉有不一樣的治療方式。父母可不能亂來哦。
夏季嬰幼兒腹瀉高發期 五件事幫助減少寶寶腹瀉
夏天是寶寶爆發腹瀉(消化內科)的高發期之一,由于小兒胃腸道未發育成熟,很容易被病菌所侵害,那么,夏季要如何減少寶寶腹瀉(消化內科)呢?寶寶出現腹瀉時要如何護理呢?
堅持母乳喂養
堅持母乳喂養:嬰兒出生至4個月時,好母乳喂養。母乳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預防小兒腹瀉。母乳喂養期間,媽媽在飲食上切忌辛、辣、油、膩及生冷過量,以免影響到嬰兒。所以,即使在夏天,也要堅持給寶寶喂母乳。給寶寶喂奶前應用干凈毛巾仔細擦洗乳頭。
吃易消化的食物
寶寶的胃腸系統發育的不成熟,所以在夏季喂養寶寶的時候要注意添加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再給寶寶的胃腸增添負擔了,對于吃奶的寶寶來說,我還是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干凈衛生,溫度適宜,還有抵抗因子,及時你的母乳不足,也要堅持挺過夏季這個特殊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