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用藥謹記的原則
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燒,總之看見孩子體溫升高之后,媽媽都特別擔心。腦子里總想著如何能夠快速退燒的問題。
為了能讓溫度快點降下來,退燒藥成了“拯救”寶寶的佳良方。市面上的各種退燒藥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退熱藥只是對癥治療,藥效僅能維持數小時,體內藥理作用消除后,體溫將再度上升。
尤其是對于寶寶來說,退燒藥的服用就需要更加慎重。寶寶退燒,謹記三大軍規:
不要同服多種退熱藥
熱藥只是對癥治療,藥效僅能維持數小時,體內藥理作用消除后,體溫將再度上升。兒童發熱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會危及生命,因此選用退熱藥的主要依據是其療效及副作用大小。各位家長必須注意的是,不同的退熱藥好不要同時使用,或自行增加劑量,否則會使患兒出汗過多,導致虛脫、低體溫(≤36℃),甚至休克。
半歲以內嬰兒發熱時不宜使用退熱藥來降低體溫,而應該選用物理降溫,如松開包被、洗溫水澡等。當患兒拒絕口服藥物時,將退熱栓劑塞入肛門,由腸道吸收,退熱效果迅速,非常方便。但家長要注意小劑量給藥,切忌反復多次使用退熱過度,引起體溫陡降或腹瀉。
掌握退燒藥使用時間
當孩子體溫低于38.5℃時,不要使用退燒藥;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時,應該采取退熱治療。退熱治療分為物理療法和化學療法。物理療法包括多喝水后增加排尿、溫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學療法主要是藥物治療。
退熱藥物交替使用
例如美林和泰諾林分別是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給孩子退熱時,好兩種藥物交替使用。這樣可以減少每種藥物24小時內使用的次數,還能減少藥物的副作用。這兩種藥物成分不同,對嬰幼兒的副作用也不同。
不過原則上,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后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時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如果孩子服用一種藥物時出現嘔吐,應該選擇另外一種藥物。
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藥物,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即使藥物選擇正確,劑量也適當,但要想達到理想效果,還要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液體,這樣才能保證機體通過散熱達到退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