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運動干預
超重肥胖人群應以減脂為主要目標、維持瘦體重3為次要目標進行運動。推薦長時間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通常需要每日進行一次或兩次運動。另外結合抗阻運動有助于在減少身體脂肪的同時維持瘦體重見下表。
不同體重人群進行體重管理的運動原則
運動原則 | 體重過低 (BMI<18.5kg/㎡) | 超重、輕中度肥胖 (24kg/m2≤BMI<37.5kg/㎡) | 重度肥胖 (BMI≥37.5kg/㎡) |
運動前提 | 健康篩查與運動風險評估,并設定個性化的體重管理目標與計劃。 | 健康篩查與運動風險評估,并設定個性化的減重目標與計劃。 | 健康篩查與運動風險評估,設定個性化的減重目標與計劃,著重加強自我監測與管理。 |
運動目的 | 增加瘦體重而不是體脂。 | 降低體脂肪含量,同時盡可能維持瘦體重。另外,應重視根據個人興趣選取運動形式,提高依從性,并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矯正引發過度進食或身體活動不足的行為習慣。 | 降低體脂肪含量。另外,應重視根據個人興趣選取運動形式,提高依從性,并進行生活方式干預,矯正引發過度進食或身體活動不足的行為習慣。 |
運動方式 | 推薦抗阻運動。 | 建議以有氧運動或有氧結合抗阻運動作為減重的主要運動方式。其次為高強度間歇運動,具有更高的時效性優勢,更適合有一定體能基礎但依從性較差和時間不便的人群。 | 注意減少久坐時間,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消耗量。建議以有氧運動作為減重主要運動方式。如果有關節活動障礙,需先進行功能康復訓練或治療,待癥狀消失后再開始減脂訓練。 |
運動強度 | 建議重量選取為該肌群一次最大重量(1RM)6的65%~85%,每組練習重復次數6~12次,重復3~5組,組間間歇休息2分鐘;每次持續運動60分鐘;每周至少3次;每個肌肉群每周可訓練1~2次(后續可增至3次),同一肌肉群訓練間隔在48小時以上。 | 建議根據個體體能基礎,以低-中強度有氧運動開始,逐漸增加身體活動量(頻率、強度、持續時間),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逐漸達到250分鐘/周中等至較大強度運動。 | 建議根據個體體能基礎,從低強度有氧運動開始,循序漸進地增加身體活動量(頻率、強度、持續時間)。初始階段應避免劇烈運動,在有監督的環境下開始低強度有氧運動,最佳強度為最大脂肪氧化強度運動,持續訓練時間從3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至60~120分鐘。隨著體能的提高,可增加抗阻運動,甚至高強度有氧運動。但重度肥胖患者在開始高強度運動前應進行全面的醫學評估,以幫助確定是否存在參與高強度運動的禁忌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