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人,盡管生活條件差,卻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和昂揚的斗志,這種心理也使得血管受到的沖擊會很小,高血壓也就不常見了。
活動量高也是現在人自嘆不如的,那時候雖然沒有遍地的健身房,但祖國大地無處不是他們的活動場所。小孩子上學能走一兩個小時的路程,下地種田也基本要走上一段路程,上班騎自行車要比坐公交的多。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為,實際上都增加了活動量,遠遠不是現在人在健身房待一兩個小時就能比的。活動量多了,身體代謝就快,血壓想要升高都會很難。
吃得更加干凈,盡管吃得是咸菜、野菜,但都是原生態的,沒有過多的農藥、添加劑等有害物質,血管就沒有壓力。
現在人不斷在說要吃雜糧,要吃綠色蔬菜,而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餐餐都是如此。在食材的烹飪上,由于物資緊缺,不會用太多油,更不會加入各式調料,基本遵循了清淡飲食的原則,血壓也就不會升高了。
對比之下,吃鹽并不是血壓升高的罪魁禍首,很多人即便吃得清淡,依然有高血壓,說明問題是出在其他方面的,比如每天坐得時間太長,精神壓力過大,炒菜放太多油等。如能在這些方面改善,才能真正遠離高血壓。